南北|老塾师出一刁钻上联,却被小屁孩信口对出,知道小屁孩名字,服了


南北|老塾师出一刁钻上联,却被小屁孩信口对出,知道小屁孩名字,服了
文章插图
大家都知道,在现代高考,同一个孩子,生活在北京、上海、天津这样的大城市,与生活在甘肃、宁夏、广西这样的偏远省份或人口大省相比,考上重点大学的机会要相差几十倍。
即高考还存在着地域性划分。
这种地域性的划分,主要来源于明朝朱元璋时期的一场科举纠纷。
话说,洪武三十年科举考试发榜后,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即:上榜的所有举子都是清一色的南方人,没有一个北方人!
长期以来,中榜者中就有南多北少的现象。但一个北方人都没有却是破开荒头一遭。
北方士子不干了,成群结队地涌向负责科举考试的吏部衙门,要求吏部的官员对考试的结果作出解释。
实际上,这次考试并没什么舞弊行为,南北考生的实力就摆在那儿。
最终,朱元璋为了平息北方人的不平情绪,立下了规矩,以后的科举考试,南北分卷考试,按南方百分之六十、北方百分之四十的标准取士,以这种方法来使南北方人士的官员数目大致相同,是为南北榜制度。
从此,科举考试不再单纯以成绩取士,而加入了地区的因素。
补充一下,明仁宗洪熙元年,大学士杨士奇提又从南北卷中分出中卷,规定南卷取五十五名,北卷取三十五名,中卷取十名。
南卷的范围包括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五省,以及南直隶的应天、松江、苏州、常州、镇江、徽州、宁国、池州、太平、淮安、扬州和广德州。

南北|老塾师出一刁钻上联,却被小屁孩信口对出,知道小屁孩名字,服了
文章插图
这些地区文化沉淀深厚、人文荟萃,历代名士才子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仍是高考出高分的热门地带。
北卷范围是山东、山西、河南和陕西四省,北直隶的顺天、保定、真定、河间、顺德、大
名、永平、广平和延庆州、保安州,以及辽东、大宁、万全三个都司。
洪武三十年科举考没有北方人,其实与元末明初北方战乱有关,北方饱经战火,人口大幅度减少,文化也受到很大程度的摧残。但随着明成祖将首都迁往北京,北方的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不断缩短了与南方的差距。
杨士奇所分出的中卷范围,主要是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四省。
四川相对还比较好,广西、云南、贵州因为地理原因,文化发展总处于落后状态。
笔者是广西人,曾对明清两代的广西名人做过些考究,不好意思,有明一代,广西从来没出现过一位状元。
在明朝,广西最有名的考生,就是晚明的袁崇焕。
袁崇焕二十三岁参加广西省统一考试,中了举人,但二十三岁考到三十五岁,考了四次,四次落榜。万历四十七年(1619),三十九岁的袁崇焕终于考上进士,但名次很靠后,属于倒数,是三甲第四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