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鲜被提及的“少共国际师”事迹悲壮,他们走出了多少战将!

说到少共国际师,不得不从中国共青团说起。1920年夏天,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在上海成立。紧接着,北京、长沙、武汉、济南、广州等地也相继建立了早期共产党组织。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根据俄国革命的经验,各地早期党组织也把创建社会主义青年团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是后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得以创建的重要保证。
组织|鲜被提及的“少共国际师”事迹悲壮,他们走出了多少战将!
文章插图
历史长河中的中国共青团1920年8月22日,在陈独秀等倡导下,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派俞秀松出面,同施存统、沈玄庐、陈望道、李汉俊、叶天底、袁振英、金家风等8人首先发起组建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由俞秀松担任团的书记。团的机关设在上海法租界的霞飞路渔阳里6号(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这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后,马上开展工作。他们向各地区的共产主义者寄出团的章程,商议在各地建立青年团。建团的目的,在当年的刊物《先驱》上说得很清楚:“为实行社会改造和宣传主义起见,组织了一个团体,这个团体叫社会主义青年团。”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就发展了30多名团员。刘少奇、罗亦农、任弼时、萧劲光、李启汉等都是最早的团员。 与此同时,李大钊等在北京也着手建立青年团。1920年11月,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宣告成立。在李大钊的指导下,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大学学生会办公室召开。北京大学学生会负责人高君宇被推选为书记。当时的成员有邓中夏、刘仁静、何孟雄、郑振铎等。这一年,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活动,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很多地方破土而发。1920年秋,武汉地区在董必武、陈潭秋等组织下,建立了武汉社会主义青年团。1920年8月,广州青年团成立,早期团员有谭平山、陈公博、彭湃、阮啸仙等。1920年10月,毛泽东在接到上海寄来的团章后,即在湖南长沙开始建立团的组织。毛泽东任团的书记,最早发展的团员有彭璜、陈子博、郭亮等人。1920年10月,张太雷和于方舟在上海和北京青年团的帮助下建立了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正式成立。在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对各地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作为党的预备学校问题进行了研究,还决定了吸收优秀团员入党的办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重视和加强对团的领导。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园隆重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25人,代表当时15个地方团组织和5000多名团员。中共领导人陈独秀和青年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出席了会议。这一天也是马克思诞辰104周年纪念日。团临时中央局选择这一天召开代表大会,就是要表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团体,是代表劳动青年利益的革命组织。会议完成了青年团的创建工作,通过了团的《纲领》和《章程》,并且一致决议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加入青年共产国际。会议选举高尚德(高君宇)、方国昌(施存统)、张椿年(张太雷)、蔡和森、俞秀松5人为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方国昌被团中央执行委员会推选为书记。至此,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中国的青年团组织实现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完全统一,一个全国性的青年组织正式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从此,中国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不平凡的奋斗历程,他们始终与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同呼吸、共命运。其中,20世纪30年代的“少共国际师”的革命历程是其最悲壮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