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何原因造成大隋二世而亡?( 二 )


改革|是何原因造成大隋二世而亡?
文章插图
这三项改革,向三把刀一样直插当时权贵们的痛点。杨广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改革的步伐太大了,形式太激烈。当年,汉武帝为防止封国势力太大所施行的“推恩令”,尚且做了三五十年,一到两代人的打算。而杨广想在三五年就要全部执行,没有一点缓和的手段。导致统治基础被动摇,当杨玄感兵变发生后,四十多个权贵子弟参与其中,正是激烈的改革所导致的结果。第二、杨广有宏图大志,办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他好大喜功,奢侈张扬,使事半功倍,甚至起了反作用。杨广有超越秦皇汉武的大志向,从他年号“大业”就能看得出来,他确实干了许多大的工程,最著名的是修建东都与开凿大运河。修建东都在当时是极具战略眼光的一步,从此帝国的核心从西北走向了中原,使全国经济、文化、交通繁荣起来。开凿大运河的意义同样重大,拉近了祖国南北距离,仅运输就节省了无数的人力与财力。
改革|是何原因造成大隋二世而亡?
文章插图
但正是这两项工程使杨广背上了滥用民力、巡幸无度的罪名。人民是最好的,如果能够体恤民情,稍微延长工期,就不会激化矛盾;如果再去施工现场,鼓励参加施工的军民,大家只会激动的叩谢天恩,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杨广以自己夸张的方式,高调迁都,高调下江南,光一个仪仗就动用三万六千人,动用船只五千余艘,军队四十万,方圆五百里内都得进献食物。这样使人民只看到了他的奢侈与游玩,还没有看到他的功绩,以至于隋炀帝在民间的传说极为夸张。可以说,他的好大喜功与奢侈张扬的习气毁掉了他的功劳。第三、三征高句丽是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而杨广晚年的昏庸使国家万劫不复。大业七年(611),隋朝开始备战,准备征讨高句丽,由于人民苦不堪言,爆发了以王薄为首的农民起义,这便是隋朝由盛而衰的转择点。
改革|是何原因造成大隋二世而亡?
文章插图
随后农民起义一浪高过一浪,而且爆发了杨玄感兵变,但这些丝毫阻挡不了固执的杨广。三次征讨高句丽,使大隋已经千疮百孔。更使杨广自负的性格与张扬的秉性收到了极大的打击。特别是大业十一年(615)的雁门被围事件,使杨广的威信扫地。从此杨广一蹶不振。而此时的大隋还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正是由于杨广此时的心灰意冷使他变得昏庸起来,致越来越猖獗的叛乱于不顾,三下江南,过起了与世隔绝的享乐生活。
改革|是何原因造成大隋二世而亡?
文章插图
杨广与萧妃剧照一个王朝不是一个两个错误就能导致灭亡,而是很多错综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杨广作为帝王,不知以民为本,只知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又因自己的性格原因导致晚年崩溃,使大隋陷入了万劫不复。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