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此人曾被大力褒奖、权倾朝野,为何成了宋徽宗亡国的替罪羊?

在北宋历史上,有个臭名昭著的小团体,他们就是主要活跃在宋徽宗年间的六大佞臣,分别是蔡京、童贯、梁师成、朱勔、王黼、李彦,这六人被称之为“六贼”。耐人寻味的是,在这六人之中,有一个人比较特殊——比其他五贼相比,此人无论在官修正史上还是民间野史当中,历朝历代所遭受的口诛笔伐都是最为突出的。他就是童贯。《宋史》中直言不讳地评价童贯“性巧媚”,对其不择手段为宋徽宗搜罗天下文玩奇珍、供其挥霍享乐的事实大加挞伐。在宋人的各类野史笔记中,讥刺童贯的段子比比皆是。
亡国|此人曾被大力褒奖、权倾朝野,为何成了宋徽宗亡国的替罪羊?
文章插图
两宋之交比较有正义感的文官武将们也纷纷弹劾童贯,大学生陈东更是用“伏阙上书”的形式来表达当时士人对童贯的强烈不满,指斥其“结怨辽金”,从而导致边患不断、国势日危。而广大人民群众则是直接咒骂童贯,这从当时下来的民谣中就可以看出来,童贯被老百姓视为祸国殃民的佞臣贼子之首。那北宋的皇帝对童贯又是什么态度呢?公元1126年3月,宋钦宗下诏赐了童贯一个“死”字,并在诏书中不厌其烦地罗列了童贯的“十大罪状”,简单来说,就是认定他十恶不赦。总而言之,在北宋六贼中,童贯所“享受”到的骂名无人能及,完全是一边倒的恶评。
亡国|此人曾被大力褒奖、权倾朝野,为何成了宋徽宗亡国的替罪羊?
文章插图
然而,当你深入研究史料之后主会发现,其实童贯之恶并没有到这么夸张的地步,如果要给他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可以用七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颇具才干的弄臣”。童贯本身有几分才能,也着实有几分狡诈,善于投机取巧、阿谀奉迎也是事实。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他在与西夏、吐蕃等部的作战中,也确实取得了收复不少失地的军功,还是镇压方腊起义的宣抚制置使,是得到过宋徽宗大力褒奖的。众所周知,北宋灭亡,宋徽宗作为最高统治者难辞其咎,可是到了最后,一度权倾朝野的童贯却成为宋徽宗亡国的头号替罪羊。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亡国|此人曾被大力褒奖、权倾朝野,为何成了宋徽宗亡国的替罪羊?
文章插图
首先,太监这个出身就是童贯的原罪。要知道,在封建伦理体系中,太监弄权跟后宫干政一样,在人们眼中都等同于牝鸡司晨,是极度不守本分、逾规越矩的行为,注定了要受到世人的挞伐。其次,童贯在领军出征是,也确实留下了一大难以洗刷的污点,那就是临阵脱逃。公元1125年,他作为屯兵太原的军中统帅,却畏敌如虎,溜回了东京,使金兵得以长驱直入。再者,在儒家文化背景下,君永远是君,臣永远是臣,即使是君主亡国的罪魁祸首,但依据当时的纲常伦理,也不可能去追究君主的责任,“埋单”的永远首先是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