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韩信为什么没有背叛刘邦?
大家好 , 我们的逸仙谈历史又来了 , 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 , 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
韩信是在战国末期出生和长大的 , 早年流浪江湖 , 一方面受尽白眼 , 另一方面 , 也受侠义精神感染 , 功成名就后 , 韩信对过去的恩人都一一回报 。 这不仅是韩信的人品好 , 知恩图报 , 而且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就是如此 。 社会上流传着人们知恩图报的事迹 , 知恩图报者受人尊敬 , 忘恩负义者遭人唾弃 。 韩信就是被这种思维给害了 , 韩信不知道政治不讲究报恩 。
韩信平定齐国后 , 在齐国日子过得很滋润 , 坐拥三十万大军 , 实力已经能与刘邦、项羽比肩 。
文章图片
但韩信的选择却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 韩信并没有选择中立 , 而是接受了刘邦分封的齐王之位 , 坚决站在刘邦一边 , 消灭了项羽 。 当然 , 后来韩信也为他的选择付出了代价 , 被吕后灭了三族 。
韩信为什么做出这样不太明智的选择呢?
这种说法毫无道理 。 太小瞧韩信了 。
文章图片
所以说 , 韩信的威望绝对能够镇得住手下的30万大军 。 更何况这些士兵是韩信亲自训练出来的 , 只有几千老弱兵是从刘邦那里带过来的 , 怎么会不听韩信的?
至于负责监视的曹参和灌婴 , 韩信如果造反 , 他俩恐怕第一时间就被祭旗了 , 哪还有刺杀韩信的操作空间 。
所以 , 我认为只要韩信选择造反 , 蒯通和武涉说的话并没有错 , 三分天下有其一是必然能实现的 。
文章图片
其实 , 大家还可以换个角度 , 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这个问题 。
大家都知道 ,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的人与当代中国人很不一样 。
豫让只是智瑶手下的一名普通门客 。 晋阳之战后 , 智瑶死了 , 脑袋被赵襄子做成了酒壶 。 豫让三次行刺赵襄子 , 至死不渝 。
赵襄子问豫让:你曾跟随过好几个主人 , 之前的主人也死了 , 你为什么不去为他们报仇 , 偏偏要替智瑶报仇?
豫让回答:以前的主人只是把我当普通门客对待 , 所以我以普通门客的方式回报他们 。 智瑶给我国士的待遇 , 因此我就以国士的方式回报智瑶 。
还有专诸刺吴王僚 , 要离刺庆忌 , 聂政刺韩王等也与此类似 。
文章图片
假如韩信晚一千年出生 , 知道玄武门事变 , 那必然造反 , 刘邦的皇帝就当不成了 。
总结:垓下之战前 , 韩信没有选择造反 , 不只是因为在政治上愚蠢和知恩图报 , 还受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 , 当时流行知恩图报的侠义精神 , 促使韩信做出不利于自己的决策 。
- 朱元璋|大臣被杀前, 从怀中掏出一样东西, 皇帝大惊道: 赶快给他松绑
- 文昌|唐代科举舞弊案—长庆科案,而穆宗为何要没有从重处罚
- 若日本沉没,1.26亿国民何去何从?巴西、澳大利亚是最佳选择
- 老师为何从不在课堂上讲,田忌赛马的后续,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惨烈
- 曾国藩天资并不聪颖,却能从愤青成为圣人,都是这个习惯的功劳
- 截茎扦插一株火龙果,见证它从小美到大的“传奇”!
- 从小和朱元璋相依为命的二哥朱重六,后来怎么样了
- 从帕特农神庙到圆明园 有多少国宝被打上了殖民烙印
- 家庭园艺:掌握住豆渣菜叶、白醋用法,养花从不缺好东西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十位从龙功臣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