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易守难攻的函谷关,刘邦入秦的武关为何总被人忽略?( 二 )



相对于易守难攻的函谷关,刘邦入秦的武关为何总被人忽略?
文章图片
那么从战国到秦末 , 为何东方六国和项羽都选择从易守难攻的函谷关入秦 , 而不是走刘邦拿下的武关 , 恐怕主要和地形有关 , 秦国地处关中平原 , 四面环山 , 易守难攻 , 无论从那条路进攻秦国都得翻山越岭 , 唯独从函谷关入秦后地势平坦 , 距离咸阳最近 。 因此从函谷关进攻秦国是最经济的一条路 , 利于六国集结兵力 , 破关后就可以长驱直入直捣黄龙!如果从武关进攻秦国 , 则击破武关后还有崇山峻岭 , 易被秦军伏击而功亏一篑!更何况即使过了武关 , 还有秦军主力蓝田大营 , 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 。 准确的来说 , 战国时期是存在从武关进攻秦国的案例的 。 那是楚怀王被张仪欺骗之后 , 大为震怒 , 征集全国军队从武关进攻秦国 , 一鼓作气之下 , 楚军攻破武关长驱直入 , 被阻挡在蓝田关外 。 由于道路狭窄 , 楚军孤军深入 , 被秦军打了埋伏 , 几乎全军覆没 , 楚国精锐伤亡殆尽 , 而刘邦拿下武关则是在秦末天下大乱时 , 先派人劝降又派人趁机攻取武关 , 不过攻下武关后 , 刘邦则下令屠城 , 古文记载:“沛公将数万人已屠武关,使人私於高,高恐二世怒,诛及其身,乃谢病不朝见 。 ”或许是由于刘邦屠武关带来的影响 , 武关之后一直到咸阳甚至包括蓝田大营都是不战而降 , 最后一举荡平关中 , 严格意义上刘邦并没有攻下武关 , 而是劝降加偷袭 , 算不上正大光明的胜利 。
武关 , 历经了从春秋到现代的近三千年时光 , 武关旧有城垣 , 北倚岩崖 , 南临绝涧 , 河水环东、西、南三面 , 城址横出河心 。 城东有四道岭 , 特别是吊桥岭高且陡峭,“上山一道 , 不容并骑” , 为武关屏蔽 。 故史称其为“关中东南门户嗟不误也” , 且有“秦关百二”(以二敌百)之誉 。 迄今尚有古“秦楚分界墙”一段,约300多米 。 古称商於道、商山道 , 是陕西东南部的重要门户 , 是古都长安连接荆襄、吴越的纽带 。 如今的武关 , 名胜古迹有:武关古城、秦楚分界墙、烽火台、全国核桃现场会纪念碑等 。 武关八景(余光返照、石桥古渡、笔山鹿鸣、砚水鱼跃、龙潭古寺、白崖仙迹、莽岭神芝、玉泉串珠)使历代墨客骚人留下千古绝唱 。 武关已载入《全国名胜辞典》 。 312国道武关大桥与西合铁路大桥交叉横跨武关河 , 形成武关又一景观 。 少习山、笔架山相对而立 , 四季苍翠 , 远离了刀光剑影 , 成为是登山休闲的好去处 。
本文由每日文旅圈整理编辑 ,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 如需转载 , 请备注来源 。
图文编辑:朱亚洁
审核:马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