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太监冒死上奏,慈禧立马将他砍头,刑场上他却说:我足矣千古

根据多年研究中国历史得出的经验 , 钱穆先生曾说道:“中国历史人物 , 似乎乱世多过了盛世 , 又强过了盛世” 。 其证据就是基于历史事实 , 所以 , 钱穆先生的说法总体上来说是有道理的 。 以此为例 , 清朝末期是一个混乱的时代 , 李鸿章就曾将其描述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 所以 , 它对后世的历史人物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一个太监冒死上奏,慈禧立马将他砍头,刑场上他却说:我足矣千古
文章图片
庙堂之上的人暂时不谈 , 单单清朝宫廷之中的太监 , 就出现了一些名人 , 其中 , 李连英、小德张之辈 , 已被戏剧小说演绎的活灵活现 。 但还是有些人不是很有名 , 例如:“清末的异类宦官群体”寇连材 , 他就相当于今天的“愤青” 。
其实 , 无论是有名气的太监 , 还是毫无名声的太监 , 在他们背后都有一本血泪史 。 这就是为什么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在去世的时候感慨道:“当太监是苦啊!”其实 , 寇连材也是这样的 。 从某种角度来看 , 宫中的生活真的很丰富 , 但仅仅是对皇帝这样的上等人而言 。
而处于“奴隶状态”下的太监 , 他们的生活可是非常黑暗的 。 在诺大的皇宫之中 , 即使是高高在上的皇后 , 都会面临这样那样的危险 , 更何况是身份低微的太监了 。 他们要想在宫廷之中安全地生活就要有勇有谋 , 不然 , 就只有忍气吞声的活着 。

一个太监冒死上奏,慈禧立马将他砍头,刑场上他却说:我足矣千古
文章图片
都知道 , 李莲英是慈禧最喜爱的太监 , 更是慈禧身边的红人 , 但却不知 , 在刚开始的时候 , 他也是费尽心机才上位的 。 为了给慈禧太后打造一个新式发型 , 李莲英甚至去“八大胡同”学 。 另外 , 只有伺候人的本事可不行 , 还要能言善道会看眼色做一个左右逢源的“不倒翁” 。
从太监的起点来看 , 寇连材的运气并不算差 。 在光绪十七年 , 他进入皇宫 , 得到了与李莲英一样的工作——给慈禧梳头 。 能直接为中国最有权势的女性服务 , 就说明 , 寇连材在宫中的命运不会很差 。 的确 , 因为“侍西后久 , 颇得力” , 之后 , 寇连材任职了奏事处太监 。
据《凌霄一士随笔》说:“此差颇优 , 每年有二三千金进项 。 ”而《清朝野史大观》则说:“(寇连材)侍西后久 , 太后深倚之 。 因派令伺候皇上 , 实则使之监督行止 , 侦探近事也” 。 ”从这些话来看 , 寇连材曾经就是慈禧身边的“红人”之一 。
但是 , 如此红的人 , 为何会与安德海一样死于非命呢?可以说 , 他的死有一些英雄主义 。

一个太监冒死上奏,慈禧立马将他砍头,刑场上他却说:我足矣千古
文章图片
那么 , 是什么原因导致寇连材死于非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