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戈尔巴乔夫本是立场坚定,反对德国统一立场,为何最终却让步?( 二 )


立场|戈尔巴乔夫本是立场坚定,反对德国统一立场,为何最终却让步?
文章插图
关于德国统一问题的最后文本条约“2 4”条约于1990年9月12日在莫斯科签署。对此,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德国问题”这个战争的遗产解决了,这具有深远的意义,由此而诞生了统一的德国。这是按照当代政治思维的规则,用理智的方法,集合了所有的愿望和可能而解决的,德国问题划上句号。在7月17日,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刊文认为:“苏联从反对统一后的德国留在北约内的立场上后退,固然是一个重大事件,但却是戈尔巴乔夫完全为追求其最大利益而做出的不可避免的让步。”戈尔巴乔夫对德国统一立场从反对到赞成的转变,既有民主德国危机的存在与加重、联邦德国大力推进统一还有东欧剧变及西方国家态度的转变以及苏联国内形势恶化等外因的影响,当然也有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政策等内因。所以戈尔巴乔夫才做出了让步。
立场|戈尔巴乔夫本是立场坚定,反对德国统一立场,为何最终却让步?
文章插图
三、 戈尔巴乔夫反对德国统一立场软化的原因?首先的一点就是一民主德国经济危机不断加深。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相比,经济社会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民主德国日用消费品的供求矛盾一直较突出,消费品产量的增长赶不上居民购买力的增长。许多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比如水果和蔬菜等的供应就不够丰富。鉴于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的发展差距长期存在,且还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民德人向往联邦德国同胞的富裕生活。他们通过各种途径跑到联邦德国。戈尔巴乔夫看到,民主德国民众要求与联邦德国合并的情绪,预示着德国统一进程不可逆转。第二点则是联邦德国在两德统一上的推动。德国分裂后,联邦德国政府一贯致力于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1983年5月5日,科尔在一份政府声明中强调:“将竭尽全力在和平与自由中争取并完成德国统一。”在促进两德关系发展方面做出了新的更大的努力。且在1989年春夏,东欧国家相继发生急剧变化,科尔总理审时度势,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加快德国重新统一的进程。他提出了关于实现德国统一的“十点计划”,两德统一的内部条件已基本成型。
立场|戈尔巴乔夫本是立场坚定,反对德国统一立场,为何最终却让步?
文章插图
第三点就是德国统一得到西方大国的理解支持。不过在1989年底时,美苏首脑会晤期间,布什总统表示“一个强大的、统一的德国不符合美苏两国的利益。但是,后面当科尔提出“十点计划”, 且东欧剧变后,一些国家与联邦德国交好。科尔把德国统一作为一种必然趋势摆到世人面前之后,美国立场迅速转向支持德国统一。1990年1月,布什政府明确表示,“美国现在和将来都将一贯地站在支持德国统一的前列。”最后一点就是苏联国内形势恶化限制了对两德统一制约力。德国重新统一问题提出的年间,正值苏联国内短缺性经济危机总爆发之时,期间苏联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降:1986—1990年,苏联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仅1.300。财政金融状况恶化至灾难性境地。与此同时,苏联国内政治形势也出现了动荡,民族分离主义声浪日高。这一情况无疑又为联邦德国提供了可以利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