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容|本是一代皇后,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

郭布罗·婉容,字慕鸿,号植莲,满洲正白旗(达斡尔族)。婉容的父亲郭布罗·荣源,是位开明人士,一直的主张男女平等。当然,她也是清朝逊帝溥仪的正妻,清朝与中国的末代皇后,之后,还成为伪满洲国的皇后。 “婉容”二字及她的字“慕鸿”来自《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大家对末代皇后婉容的了解,更多应是来自溥仪《我的前半生》一书。该书将一位皇后,描述成了一个妒妇、不守妇道、瘾君子。清末再如何不济,皇帝大婚一事也容不得不讲究。难道她为了这个皇后之位,刻意塑造自己为“端庄、才艺俱佳”?其实,那时的满清只剩下一个“名称”而已了。
婉容|本是一代皇后,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
文章插图
还是先来看看她的真实所为,再来评点吧。自幼婉容便受到良好教育,还学习了英文。这一切决定她看这个世界,会带上自己的审视。初婚时,二者的关系也很融洽。婚后的第三年,婉容跟随溥仪出逃至天津。这时,开始接触了鸦片。离开紫禁城的她,并没有因自己被赶出而哀伤,相反,她更喜欢这种有自由的生活。女性通用的特点就是爱扫货,她也不例外,反正有人(溥仪)付款。有评论说:这种行为,导致了她和文绣之间的争宠。其实,争宠背后,应是她对于自己生活的“迷茫”,购物给她带来了片刻的快乐,至少这件事,她还可以做主。但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她,是不允许向任何人“抱怨”,她于是开始在鸦片的云雾中开始幻想。史料有统计过她每天的鸦片消耗量,数量当然骇人,1938年,她平均的量是每天85支左右。让世人感慨其堕落为瘾君子的时候,有谁会真正的关心过她为何会变成这样?有很多种说法,说是溥仪为了遮掩自己的生理之疾,故而,有意让她成瘾。还有说,她是为了治愈生理痛。哪怕她后来被俘,要鸦片的理由也是“治病”。如是第一种原因,为何只有她一人成瘾?难道溥仪对一眼相中的文绣始终不同?如是真如此,这位妃子也不会如此“决绝”,非要离婚了。所以,心理上的“无处安身”,才是最真实的原因。
婉容|本是一代皇后,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
文章插图
顶着“皇后”的头衔,却是只能蜷缩在紫禁城,后来,更是被日本宪兵盯着,丝毫没有自由可言。她从书本知道了这个世界,不会甘心于就此寄人篱下,但是,溥仪却还做着皇帝梦,二者的追求差异导致见解分离。但是,她还是受着那旧时教育的禁锢,直到后来忍无可忍,才想逃出。为何后来几乎不见她在公众出现?身体原因?不是。她试图逃过几次,均未果,结果,连这种可以“放风”的外交场合,她也不能再出现了。之前已经有一个妃子闹分家了,所以,无论从日本方面,还是溥仪本身来看,她无论如何,都必须守在溥仪身边,这也是她最大的不幸。她身上,少了一份果敢和勇气。最后,只能借助大烟的麻痹,来度日。对此,溥仪当然不喜,财政的开销巨大不说,谁愿意面对一个整日邋遢的女子?至于不守妇道一事,最有利的证据莫过于那本书。民间倒也接受这种说法,夫妻不和,找个第三者排解情绪,太正常不过。不少作品中,都有描述瘾君子吸食后的精神亢奋,甚至,可以解决生理之疾。如果真这样,成瘾君子的应是溥仪,而不是她。大烟只会初期带来“欢愉”,此后就是无止境的“渴望”,直至身体耗尽。从医学角度而言,这种观点是无法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