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为啥爱“斗虫”?明朝宣德皇帝是个蛐蛐迷,捉虫人也很辛苦
每到秋冬时节 , 也就到了老北京人斗秋虫的热闹时候 , 人们还会举办类似于锦标赛的“蛐蛐局” , 给生活增添了不少乐子 。
文章图片
资料图图源北晚新视觉王海欣摄
老北京人所说的秋虫就是蟋蟀 , 也叫蛐蛐儿 。 蟋蟀还叫促织 , 为什么呢?蟋蟀叫 , 秋天到 , 渐凉的天气 , 提醒人们该准备过冬的衣服了 , “促织鸣 , 懒妇惊” 。 蟋蟀还是个催勤的虫儿 , 恐怕懒妇不喜欢它吧 。
据记载 , 玩秋虫始于唐朝天宝年间 , 到了南宋还有人专门写了一本《促织经》 。 明朝宣德皇帝是个秋虫迷 , 上有所好 , 下必甚之 , 在他的亲自带动下 , 一只好秋虫价至数十金 。
那么老北京的秋虫从哪儿来的呢?《帝京景物略》有载:“秋七八月 , 游闲人提竹筒、过笼、铜丝罩 , 诣藂草处、缺墙颓屋处、砖壁土石堆磊处 , 侧行徐听 , 苦有遗亡 , 迹声所缕发而穴斯得 。 ”这段记载生动记述了明代北京秋虫迷们到僻静处搜寻和捕捉秋虫的情景 , 说明当时北京玩秋虫已经很兴盛 。
到了清代 , 玩秋虫的人越来越多 , 专业的卖虫人和捉虫人就出现了 。 这时人们捉秋虫已经不局限于城里的墙角旮旯、断墙残壁啦 , 而是到京郊去捕捉 。 立秋之前捉虫人要带上干粮到北京西山去拿蛐蛐儿 , 因为山里的蟋蟀善斗 , 号称“铁嘴钢牙” , 不去艰苦的地方就逮不到 。
为了捉到好的秋虫 , 捉虫人十分辛苦 , 一走就是十来天 。 进山逮虫需要带着雨衣 , 因为野外往往没有地方可住 , 就得露宿在草丛林地之间 , 一住两三天 , 夜里的露水、蚊虫就靠雨衣抵挡了 。 晚上睡前把雨衣穿上 , 扎紧袖口、裤腿 , 又当被子 , 又当蚊帐 , 这才能对付得过去 。
最好的秋虫是山东宁阳的 , 品种多、质量好 , 虫儿性情刚烈 , 搏斗凶狠 , 被誉为“江北第一虫” 。 宣武门外有一家客栈 , 从山东逮蛐蛐儿回来的人 , 大多会住在这里 , 客栈因蛐蛐儿出名 , 被戏称为“蛐蛐店” 。
一旦到了冬天 , 秋虫成了冬虫 , 身价更是倍增 。 清末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中有这方面的记载:“京师五月以后 , 则有聒聒儿沿街叫卖 , 每枚不过一二文……七月中旬则有蛐蛐儿 , 贵者可卖数金(有白麻头、黄麻头、蟹胲青、琵琶翅、梅花翅、竹节须之别) , 以其能战斗也 。 至十月 , 一枚不过数百文 , 取其鸣而已矣 。 蛐蛐儿之类 , 又有油葫芦 。 至十月 , 则一枚可值数千文 。 ”
价格再贵 , 自有识货的主儿 。 养秋虫在老北京人中相当普遍 , 甚至出现了不少“蛐蛐把式” 。 据民俗学者王世襄记载 , 宣武门外山西街陶家 , 昆仲三人 , 人称陶七爷、陶八爷、陶九爷 , 都以养蛐蛐闻名 。 尤其是七爷陶仲良 , 相虫、养虫有独到之处 。 当年有这样的说法:“前秋不斗山、爽、义 , 后秋不斗叨、力 。 ”“山”为李桐华 , “爽”为赵爽秋 , “义”为胡子贞 , “力”为名伶吴彩霞 , “叨”即陶仲良 。 这些人都是当时出了名的秋虫把式 , 意思是说这几家的蛐蛐儿特别厉害 , 以不斗为好 。 而后秋称雄 , 更体现了养的功夫 。
- 吴氏|刘备死后11年,他的老婆吴氏,引爆一场“皇室丑闻”,诸葛亮都看不下去
- 老十二未夺嫡对雍正也没威胁,雍正为何欺负他,胤陶,看我老实
- 刑罚|老照片直击五花八门的清末酷刑图3一点不能动弹,图5貌似不服,满脸狰狞
- 张乐|他是死的最惨烈的武将,先看着老婆和儿子被活剐,自己再被凌迟
- 陵墓|武则天墓前的无头石人,千百年无人能懂,却被老农破解真相
- 老师为何从不在课堂上讲,田忌赛马的后续,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惨烈
- 老话说“春分土泥泞,清明穿棉衣”啥意思?春分过后是否有倒春寒
- 为啥一直在涨的纪念币,到手里却亏钱?
- 李鸿章|年近80岁却不退休!清朝重臣李鸿章,为何老死在直隶总督任上!
- 老照片 澳大利亚士兵在缅甸 抗击日本法西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