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二战德国投降时还有700多万人,为何不继续抵抗,而要选择投降?( 三 )


由于希特勒固执的认为打击敌人的经济腹地比占领敌人的政治中心要管用得多,最后的结果是德军的进攻重心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要知道,在战场上,军事战略的基本要求是战略重心必须要做到明确性和唯一性。当然了,希特勒此举并非全是错误的决策,因为本身明确战略重心,还是要取决于国家战略资源的实际情况。但严格来说,希特勒的这种“需求目标性”的战略思维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狭隘,且不符合战争规律的战略思维。为何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我们举一个古代蒙古草原上的例子就知道了。在古代的蒙古草原上,部落之间的战争实际上并不是战略层面的战争,而只是简单的为了夺取财物、牲畜和女人,并有对敌人实行有效的打击,有生力量还是存在的,于是等到修整好以后,马上又发动战争报仇雪恨,但是形式还是一样的,只顾抢夺。所以这并不能达到战争真正想获得的目标和效果。

投降|二战德国投降时还有700多万人,为何不继续抵抗,而要选择投降?
文章插图
就像《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说的那样:“战争的原则之一就是要打击敌人的心脏”,战争一旦开始,全部的目标,就应该是要打败对方,而不是先掠夺资源。只要你将对方彻底征服,那么财富资源自然全是你的,还不用考虑敌人是否还有反击的力量。
当然了,在德军中,持有这种观点的将领还是比较多的,其中德军的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元帅就是持该观点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只要在北方消灭了苏联红军的主力部队,并夺取莫斯科,那实际就彻底摧毁苏联的抵抗意识和军事实力,剩下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那时,德军和苏军的关系,就像现在网络上很火的“打耳光”一样,一个重掌挥过来,另一个就必然会重掌挥过去,除非你能一耳光就将对手打趴下,否则在你打完之后就会出现防御危机。
所以我们看到,虽然当时德军计划要兵分三路同时进攻北部地区、莫斯科和乌克兰,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似乎不存在什么战略重心,或者是任意一方都能成为战略重心。可问题是,一旦三路进攻收到阻力的时候,究竟先以哪一个目标为主体就成为了一个问题。也正是因为这样模棱两可的战略部署,才使得战争开始之后不久便开始出现目标争议和命令混乱的现象。不过即便是这样,当时德军还有一个机会!

投降|二战德国投降时还有700多万人,为何不继续抵抗,而要选择投降?
文章插图
苏德战役开始之后,德军的中央集团军迅速攻克了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歼灭苏联西南方面军60余万人,此时莫斯科门户大开,此时便有人建议趁机一举攻克苏联首府,但是希特勒并没有同意。希特勒当时还是认为,获取资源比消灭敌军更为重要,于是就在这样的战略思维引导下,德军的中央集团军被迫将主力部队兵分两路,试图在乌克兰基辅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从战术层面上来看的话,德军的“包围战术”已经到达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效果非常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