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左宗棠一生武韬武略,甲午时如果替代李鸿章出战,北洋还会惨败吗

左宗棠和李鸿章同出自曾国藩的湘军系统,后又都成为晚清中兴名臣,大清国的中流砥柱,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李左二人的评价却完全不同。左宗棠是文韬武略,民族英雄,李鸿章则是毁誉参半,有人骂他是卖国贼,也有人赞同是大清第一能人。
李鸿章的争议根本原因还在于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惨败,以及后续一系列条约的签订让晚清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彻底破灭,从此沦为半殖民地,所以有很多人就有想法:如果让左宗棠没有死,替代李鸿章去打甲午战争,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替代|左宗棠一生武韬武略,甲午时如果替代李鸿章出战,北洋还会惨败吗
文章插图
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的国运之争,如果清朝没战败或是日本没发动战争,2亿赔款足以让洋务运动把中国带入现代化的国家,更不会存在什么百年国耻一说。日本人发动甲午战争被很多人说是“赌”国运,其实日本在战前做了大量情报工作,早已探知了清政府的虚弱,料定清政府没钱给北洋水师买军舰。
【 替代|左宗棠一生武韬武略,甲午时如果替代李鸿章出战,北洋还会惨败吗】通过与西方列强媾和,清政府镇压了持续十余年,波及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之乱。战乱的平息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奕?、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大臣的带领下,同治朝一派中兴气象。
大清国在迅速抚平创伤,但帝国的危机却始终没有解除。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后就成了大清国在东方的最大威胁。与此同时,在英俄的支持下,阿古柏打着宗教的旗号侵略新疆十余年,任由阿古柏与陕甘叛军余孽沆瀣一气,西北必将分裂出去。
如果在鼎盛时期,清军绝对有实力两线作战,但此时太平军、捻军和西北、云南的穆斯林的叛乱早已掏空了清政府的财政,每一分钱都要掰成几瓣花。因为国家没有财力东西兼顾,所以才产生了著名的“疆防”和“海防”之争。

替代|左宗棠一生武韬武略,甲午时如果替代李鸿章出战,北洋还会惨败吗
文章插图
以李鸿章为首的大臣认为新疆自乾隆朝划入版图,每年三百万两军费“徒收千里旷地”,况且新疆又是俄国、英国和土耳其等国势力交汇处,“论中国目前力量,实不及专顾西域”,应该将军费全部投入到海防建设中去。
然而以左宗棠为首的一派则认为海防和疆防应该并重,但是必须先斩断西部外来宗教势力的东进,稳定中华统治之后,再发展海防。两派因为军费分配问题争得你死我活,最终,左宗棠的“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打动了清朝统治者。
在朝廷各部的协调下,不仅东南沿海各省的财税被解拨到西北,左宗棠还多次向西方借贷,所以刘锦棠带去新疆的全部是胡雪岩在上海洋行订购的普鲁士最新型枪炮,装备水平丝毫不亚于英法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