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正当壮年的宋高宗赵构为何会主动禅位给宋孝宗?原来背后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二 )


赵构|正当壮年的宋高宗赵构为何会主动禅位给宋孝宗?原来背后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文章插图
其次,尽早传位给赵眘,即能顺应多数士大夫的愿望,也能给自己赢得还太祖裔孙帝位的美名,北宋经过“靖康之难”后,除赵构侥幸漏网外,太宗赵光义一脉基本上被一网打尽,虽然早在绍兴十三年(1143年),宋金和议,韦太后归国的第二年,金人就想“有归钦宗及诸王、后妃意”《宋史》,然而赵构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也为了掩盖生母韦太后在金国生子的丑闻,始终没有作出回应,结果致使“诸王、后妃”惨死异国他乡,虽然后来也有一部分太宗的远系子孙在金人看管松懈的情况下逃回南方,他们对赵构选择太祖一系做接班人自然会不满,赵构也怕选择他们接班后怨恨自己,所以他宁可舍近求远,置宗室利益于不顾,也要坚持选择赵奢,自己早早禅位,也能以太上皇的身份压制反对之人,确保政治稳定。
赵构|正当壮年的宋高宗赵构为何会主动禅位给宋孝宗?原来背后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文章插图
第三,还有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赵构天生胆小怕事,从继位开始就一直高度集中于逃跑之中,当初从南京跑到杭州,又从杭州跑到海边,从陆上又跑到海上,即便是在杀害岳飞,宋金和议后,完颜亮仍旧不顾协议,大举南侵,害得他差点又从海上远逃,一次次的逃生经历让他认识到皇帝虽然地位显赫,但同时也最危险,是金人追击的靶子,而一旦当上太上皇,关注度势必会大大降低,这样逃命的难度相对也容易得多,当年宋徽宗传位给宋钦宗后,在金人进攻时就很从容地“如亳州,百官多潜遁”,轻易就逃得无影无踪,显然他是在效仿宋徽宗,实事证明,他确实是这样想的,隆兴元年(1163年),在他做太上皇的第二年,金人再次南侵,消息传来,宋高宗“日雇夫五百人立殿廷下,人日支一千足,各备担索”《朱子语类·高宗朝》,完全一副做好了随时逃命的架势,如果他还是皇帝,哪能说跑就跑?
赵构|正当壮年的宋高宗赵构为何会主动禅位给宋孝宗?原来背后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文章插图
最后一点,那就是他对杀害岳飞一事一直心有余悸,当初为了和议,再加上岳飞老惦记着直捣黄龙、迎回二帝的思想,使得他不得不冤杀了他,结果造成亲者痛、仇者快的局面,但同时也造就了日后南宋对金的被动局面,本指望在牺牲岳飞后,能换来金人履行不再南下的诺言,自己也就可以偏安一隅,没曾想金人出尔反尔,在杀害岳飞后仍然对南宋进行军事进攻,又联想到岳飞生前所说的话“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待”《宋史》,对岳飞的先见之明感到惭愧,也让一直坚持投降路线的他脸上有些挂不住,为了保住江山社稷,又不得不起来反抗,而要号召宋人的反抗意识,又不得不对岳飞有个说法,因此他有心为岳飞平反,但又拉不下这个脸,最后只得将这件事交给继承人来办,所以在他禅位的当年年底,赵眘就为岳飞平反昭雪,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赵构的默许,一向以孝著称的赵眘是无论如何也不敢造次的,而赵眘在诏书中也一再强调“太上皇帝念之不忘”,自己只不过是“仰承圣意”而已,说白了,他也想活着看到为岳飞平反,但又不能放下皇帝的臭架子,做皇帝也真够可怜的,既要面子又要顾及里子。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