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刘邦和李世民:王朝选太子有3条潜规则,历史书不会告诉你
一、在中国历史上,太子是神圣的职业。他们一旦被册封为太子后,地位就仅仅在皇帝之下,成为帝国的缩小版君主,而其他兄弟依然是臣子。不仅仅是地位高。太子还有独立的官署,朝廷大臣和学者做老师,一支小规模的军队,甚至在紧急情况时,太子还可以代理国政。放眼帝国,能得到这种待遇的,除了皇帝就是太子。而太子的继承制度也很神圣。从周朝起,历代王朝都秉持“立嫡长子”的原则,再不济也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安排的明明白白。什么意思呢?如果皇后生了儿子,那就一定要选年纪最大的做太子,不出意外的话,其他儿子是没有机会的。即便是司马衷这种地主家的傻儿子,也必须赶鸭子上架,不许说 NO。如果皇后没有儿子,或者都一一排除掉了,才能轮到皇帝的其他儿子。在“立嫡长子”的明面原则下,一般情况,可以保证皇位的顺利继承,可在明面原则之下,却时刻都有一股暗流汹涌的潜规则。有时候,潜规则才是决定性因素。
文章插图
二、皇子们有共同的父亲,却有不同的母亲,如果想争太子位的话,各自的母亲就是重要的加分项。而母亲的背后是家族势力。有没有母族势力的支持,往往可以改变太子宝座的归属。比如周幽王。没错,就是“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他是周宣王的儿子,母亲则是齐国公主,齐国国君不是外公就是舅舅,有了强大的母族势力,他顺利成为太子并且继承王位。可周幽王坐上王位之后,忘记初心了......他的王后是申国公主,儿子姬宜臼理应做太子、继承王位,这也是周朝的传统和国情嘛。王后家族都等着将来沾光呢。周幽王却迷恋上美女褒姒,为了博取美人一笑,不惜玩一把“烽火戏诸侯”,甚至废掉王后和太子,册立褒姒和其子。申国国君一心要做天子的外公,族人也眼巴巴盼着能分点红利,可如今都便宜了褒姒母女,竹篮打水一场空啊。不能忍,绝对不能忍。申国国君联合犬戎一起攻入镐京,在骊山脚下杀死周幽王,扶持外孙姬宜臼继承王位。从此以后,开启东周列国的时代。在帝制时代前期,君权尚未扩张到极致,诸侯依然拥有强大的实力,为了政权稳定,君王不得不和强大诸侯进行捆绑。王后和太子正是重要一环。这种潜规则在汉朝依然适用。刘邦经常说:“如意和我很类似,我想立如意做太子。”可刘如意真的能做太子,或者说坐的稳吗?刘如意的母亲是戚夫人。戚夫人只是一名普通姬妾,基本没有家族势力,这对母子除了刘邦的宠爱,也得不到任何外力援助。想做皇后和太子,这些远远不够。因为他们的竞争对手是吕后和刘盈。早在沛县时期,吕后就和萧何、曹参、夏侯婴、周勃等开国功臣们关系匪浅,猛将樊哙是她的亲妹夫。人家才是穿一条裤子的自己人。即便只论吕后的兄弟们,也都是位高权重的开国功臣,远远超过戚夫人的家族势力。如果刘如意做太子、继承皇位,将来势必要重用戚氏族人,并且打压吕氏和沛县功臣,一朝天子一朝臣嘛。历史书说,张良请来商山四皓才保住刘盈。这都是扯。刘邦不是怕商山四皓,他面对的是丰沛功臣和吕氏的压力,这些是他的基本盘,丝毫得罪不起。这种局面,戚夫人有什么资本去争?刘如意有什么资本做太子?刘邦也不是在选太子,而是在两个儿子的母族势力之间做选择,其实根本不用考虑,他只能选择刘盈。这件事的表面说法是嫡长子继位,其实是刘盈母族势力太强大。
- 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爆发时李渊在做什么还在和妃子嬉闹!李建成本可以活
- 儿子|历史揭秘:看看武则天和慈禧的儿子是什么样
- 公主|无辜的公主, 成为两方厮杀的牺牲品, 和安禄山有什么关系
- 成君|许平君和霍成君死后,汉宣帝为何选一个不好看又克夫的人为后
- 哥哥|皇太子把皇位让给弟弟,成就了弟弟千古威名,死后被追封为让皇帝
- 三星堆|三星堆来自外星?假的!看完这几件文物就知道和中原关系多深!
- 刘邦|戚夫人年轻貌美,独得刘邦专宠多年,最后为何下场那么惨
- 一镇首富戴万龄:率全家参加抗日,6个儿子和自己均战死沙场
- 两块籽料要价100万,为什么和田玉价格差距这么大,原因在这里!
- 项羽|项羽刚死,刘邦就杀了他的恩人,史学家:换来汉朝400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