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此人是东吴悍将,孙策视为知己,为何郁郁而终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孙策进军江东时,曾与太史慈有过一番恶斗,从此有了决议收复太史慈的心思。据《三国志?太史慈传》中记载,刘繇战败之后,太史慈就跟随他一同逃到了豫章郡的芜湖一代,自命为丹阳太守继续收拢队伍跟孙策对抗。
文章插图
当时孙策已经攻占了宣城以东的大部分地区,还剩下泾县以西的六个县没来得及收并,“惟泾以西六县未服”。为了积极对抗孙策,刘繇命太史慈进驻泾县,招募还没有归附的势力建立防御,“立屯府,大为山越所附”。孙策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大喜过望,随即亲率大军出征,在泾县擒获了太史慈,“策躬自攻讨,遂见囚执”。孙策抓获太史慈之后,亲自为他松了绑,并说:“以后你我合力共创大业,‘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当即任命太史慈为门下督,返回吴郡之后便拨给了兵马,晋升为折冲中郎将。
文章插图
从这段记载当中我们能够发现:孙策对太史慈非常的信任和重用。这在收服刘繇部下的过程中也有所体现。据《三国志?太史慈传》中记载,刘繇在豫章郡去世之后,他手下的一万多军士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孙策在得到了消息之后便命令太史慈前去收抚这一批人。孙策做出这一决定之后,当即受到了众将们的一致反对:“(太史)慈必北去不还。”东吴大将们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太史慈刚刚归附不久,现在放他走无异于放虎归山。
文章插图
而孙策力排众议坚持己见,并对大将们说:“太史慈离开我,又能去投靠谁呢?‘子义舍我,当复与谁?’”这句话不仅显示了孙策的自信,同时也体现出了他对太史慈的信任。太史慈出发的时候,孙策还亲自在昌门为他饯行。
文章插图
而在注引《江表传》中也有同样的记载,孙策决议让太史慈去收复刘繇部属的时候,帐下的大将们都纷纷发表了反对意见。有的人认为,太史慈这一去,肯定就不会再回来了;还有的人则认为,说不定这是太史慈跟黄祖定下的计策,假借召集旧部的名义返回。
文章插图
孙策对众将说:“大家说的都不对,我对这件事已经考虑得很清楚了。太史慈虽然勇猛胆烈,但却极重仁义孝道,尤其重视信诺。‘一以意许知己,死亡不相负’,大家就不要在为此担心忧虑了。”这也就是说:孙策不仅非常信任太史慈,而且对他的本性还特别的了解。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孙策在收服太史慈的过程中,对他的了解还是很下了一番功夫的。
- 儿子|历史揭秘:看看武则天和慈禧的儿子是什么样
- 赵匡胤|赵匡胤为什么传位于兄弟, 而不是儿子
- 贾谊:汉文帝格外重视,27岁跃升高级官员,为何还是抑郁而终?
- 官员宿娼,如果犯到朱元璋手里,会是什么惨痛下场?
- 书生考中进士,皇帝:此人太丑,不能要,多年后书生推翻一代王朝
- 《康熙王朝》中,那两道最关键的匿名奏折是谁上的?
- 唯一不被西方认可的中国王朝,已延续471年,国号是中国人代名词
- 曹操重金赎回蔡文姬,为何将她嫁给没文化庄稼汉?专家:不是下嫁
- 宋钦宗|本是抗金名臣李纲,为何世人却评价他是灭亡宋朝的推手?
- 古代将军为何不是八块腹肌,反而个个啤酒肚,这才是军官真实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