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清缅战争:持续7年,极盛的缅甸碰上极盛的清朝,结局如何?( 二 )
文章插图
1766年,暴怒的乾隆派出边疆大将杨应琚赶赴云南,开启第二次清缅战役。杨应琚率部突进,收复失地,与此同时,缅军忽然连连撤退,清军似是有了大捷。
消息传回宫中,乾隆十分满意。百官再贺:咱们上回只是错用了书生当将军,如今用对了人,要踩死那蝼蚁岂非难事?吾皇英明!
然而这一回,缅甸仍是没被拿下。缅军似退实进,突增上万兵力,将清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此时的杨应琚竟重蹈覆辙,虚报杀敌上万的战绩,导致乾隆将他痛斩。
文章插图
继皇帝数次震怒之后,云南已摇身一变成了倒霉之地,百官避之不及。这故事倒和中亚的花剌子模国有些相似:传闻花剌子模国国王只喜好消息,厌恶坏消息,因此为前者升官加爵,将后者喂老虎。
事实上,随着清王朝的国威增长且专制加深,皇上好大喜功、崇尚奢侈、同时还死要面子的个性,也已在宫中上下传遍。
因此,在战场上,刘藻及杨应琚二人作为核心将领,却因惧怕皇威,谎报军情,成了报喜不报忧的"花剌子模信使",严重耽误了评估战局、制定战术的最好时机。
文章插图
两次出乖弄丑,使乾隆开始正视缅甸这一对手。不过,极盛的清朝对战极盛的缅甸,看似是强强之间的相抗衡,实则不然,当时两国的战斗值是不对称的,而且劣势都出现在看似更为强大的清军身上。
在云南边陲的治理上,清政府一向依靠半独立的土司,而大清的主要势力、人力与物力仍分布在北部及中部地区,因此,清缅之战其实是一场安土重迁的非主场之战,意味着需消耗更多的军士、马匹、粮食和武器。
然而,直至战争初期,朝廷才发现云南自上而下的贪腐和猖獗的买官卖爵行为,此时借助当地力量,如同隔靴搔痒。
文章插图
未解决人力,朝廷只得从内地招兵,但沿途道路险峻、环境恶劣,无数清兵还未到战场,就死于水土不服和瘴气。在粮食方面,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为了向前线的三万名清军补充军粮,朝廷派出几十万农夫浩浩荡荡地运粮护粮,经过途中消耗,军粮最终十不存一。
在至关重要的战术及武器方面,缅甸军队土洋结合,一方面大范围使用自英国买入的燧发枪,另一方面四处设置灵活有效的陷阱。而乾隆始终小瞧对手的作战,忽视前线战士的战斗体验,认为自己的军队是天兵,仍旧使用硬弓和马匹,导致清兵伤亡惨重,连连败退。
- 三星堆藏品持续更新中!三星堆“奇奇怪怪青铜器”登上过纪念币
- 久加诺夫:卫国战争后人口比现在多,有国家让世界摆脱系统性危机
- 人民战争|清朝末年, 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 清王朝为什么不敢发动人民战争?
- 清朝|甲午战争前,居然发生了这样的荒唐事,难怪这场战争清朝打不赢!
- 别错过这款网红花,花朵如小铃铛,“香气馥郁”双季节持续绽放
- 1943年日本国内兵力空虚,盟军为何不直捣东京?战争性质的特殊性
- 朝鲜|身为皇帝30年不上朝被争议,但他这场战争支援,至今人仍被点赞
- 五代十国持续了多久?一共有多少个皇帝?
- 二战时欧洲这些国家,不仅没受战争摧残,发展得还非常好
- 诸葛亮|诸葛亮死在北伐战争中,为什么一直北伐呢?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