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蜀汉后期连年征战,却没能培养出优秀将领的原因有这些
蜀汉后期军事人才匮乏,长年累月的战争为何没能培养出更多的军事将领?这个问题我认为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是人员基础薄弱、统治阶级对本土人才的漠视以及人才选拔制度的缺陷和不断发生的对外战争消耗。至于这四个原因,且让为大家一一说明。
文章插图
人员基础薄弱众所周知,蜀国在三国时期,一直都是最弱的存在。由于刘备自起事平黄巾开始,就一直没有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即没有如曹操那般深厚的官宦背景,也没有孙权依靠父兄为其打下的江东基础。所以,刘备的人才基本都是靠着走一路捡一路,东拼西凑而来的。
文章插图
即使后来他拥有了荆州和益州之后,有了相对稳固的地盘。但是在人口基数方面终究是无法与坐拥中原的曹操和承平多时的江东孙权来的薄弱,更何况在公元221年,荆州还被东吴所夺走,这人口就更少了。我们可以看到根据史料记载,到公元236年时,魏国总人口445万,吴国总人口为210万,而蜀国则只有94万。就蜀国这样凄惨的人口基数,如何能够在人才的竞争上争过曹魏和东吴?明摆着是连出生都输在起跑线上了。统治阶级对本土人才的漠视前面我们说到了,刘备在整个势力的发展过程中,几乎是走南闯北,走一路捡一路,积累起来的人才团队,等到他最后夺得益州之后,这些人也开始安稳了下来。
文章插图
但是由于整个刘备势力的统治阶级几乎都是随着刘备一路征战而来的,对于益州本土这块被征服地区的人才自然会有所排斥,以保护他们自身已经获得的权利,就比如但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派获得蜀国政权后,首先做的就是夺取了益州派代表李严的军事权力,进而将益州派逐步排除在蜀汉的政权中心。这自然也会降低益州本土优秀人才参与到刘备政权的建设中来,之后随着刘备集团老一辈将领的落幕,在人数上本就不具备优势的这些外来户们,自然也提供不了更多的优秀将领了。人才选拔制度的缺陷接下来,我们再说说看蜀汉在人才选拔制度上的缺陷。自汉末天下陷入混乱以来,群雄割据,各路诸侯对人才的需求无疑是非常紧迫的。为此曹操在建安十五年,就已经颁布《求贤令》,以唯才是举的原则,打破两汉以来所奉行的德行和出身门第的举荐制度。顿时人才如过江之鲫,逡巡而至。
文章插图
而东吴不仅在孙策时期有对贤士的举荐政策,即使到了孙权执政期间,更是在上任之初就采取“招延俊秀,聘求名仕”,积极拓展了吴国的人才储备。而此时的蜀国,自刘备死后,作为荆州派的诸葛亮掌握蜀国政权后,大量起用荆州派人才,在人才的选拔方面过度的要求“奉职巡理”这种刻板的任职要求,使蜀国人才大多为能做事,而非会做事的人才,这样必然扼杀了优秀将领的培养和出现。对外战争的无谓消耗这里必须说一说诸葛亮的北伐事业,当我们看到《出师表》的时候,可以看到诸葛亮为了完成先帝刘备的梦想,坚持北伐不断袭扰曹魏,只为能够在有生之年完成夙愿。
- 蜀汉|刘禅离世后,司马炎故意放了3件陪葬品,专家:每件都在挖苦嘲讽
- 重文|北宋灭亡时,威震八方的杨家将为何没有出来抗争原因不简单!
- 长孙|李世民的七个嫡亲子女全部短命,原因出在长孙皇后身上
- 两块籽料要价100万,为什么和田玉价格差距这么大,原因在这里!
- 吕布一生战绩平平,为何是三国公认的第一猛将?其实原因很简单
- 为何很多有钱人喜欢都移民美国?到底有什么好处?原因实在太现实
- 诸葛亮|蜀国明明比魏国要弱, 为何诸葛亮一直坚持北伐 原因很简单!
- 李自成都能攻陷北京却不敌吴三桂,原因竟是被鼠辈耗尽战力
- 夏侯|夏侯渊之死促蜀汉鼎盛,关羽之死至蜀汉衰弱,影响三国局势44年
- 洪秀全|洪秀全暴毙原因,曾国藩在奏折中闪烁其词,百年后真相才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