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中国的实验学校是怎么来的?这些学校到底是做什么“实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件事,那就是基本上每座城市里都会有那么点共同的基础设施建筑,比如说解放路、建设路,再比如说百货大厦,但真正最多的,还是每座城市都遍地开花的实验小学,少则一两所,多则五六所甚至更多。
那么问题来了,明明课程都差不多,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为何实验学校就叫这个名字了?到底是做什么实验?名字从何而来?要说明白实验中学的前世今生,还得从民国时期开始说。
文章插图
在很久以前知识都是被上层社会所垄断的,普通人根本就没有读书的机会,这也是为何当初春秋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开课后会造成那么大的影响。科举制的诞生是我国古代一次非常具有进步意义的措施,自那之后各地的学堂开始多了起来,更多人能够拥有读书的机会。
当时的学堂不叫学校,大部分叫做私塾,一个"私"字就能看出规模肯定不大。其实大型的学堂还是有的,比如说国子监这种,包括曾诞生了近现代许多革命家的岳麓书院,在古代也是很著名的地方学堂,但这种学堂就比较少了。
文章插图
不论是私塾还是书院,主要教授内容都是四书五经,是根据科举内容以及君子六艺来进行教授的,但是随着近现代的到来,原本教授的那些内容很明显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民国时期涌现了大批先进人士,他们意识到了教育方面的弊端,因此下定决心要改革。
文章插图
新文化运动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历史书上专门有讲述这段历史的内容,民主跟科学成为了当时文人最为注重的方面,""杜威热因此兴起。杜威是谁?十九世纪~二十世纪最为著名的实用学家、教育学家,曾来过中国讲学,跟民国时期很多教育学家有过交流,比如说我们耳熟能详的陶行知、蔡元培、胡适等还跟他有过合影。
在杜威思想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以实验为宗旨的学校,秉承了杜威的指导理念"从做中学",比如说当时商务印书馆的尚公小学,北京孔德学校,就是讲究实践,学跟做相结合。
文章插图
除开这批的确以实验为主的学校外,还有一批实验学校我们大概更熟,那就是师范学校的附属学校。这些学校是怎么"实验"的呢?很简单,就是教育实验。
比如说1929的时候,上海第一实验小学就在全市的19所公立小学跟私立小学中选拔天才儿童;还有一些学校会展开独特的教育实验课程,简单点来说相当于如今一些学校推崇的素质教育,教学生们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一些实践,比如说亲自做实验,或者亲自去田间劳作,以此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儿子|历史揭秘:看看武则天和慈禧的儿子是什么样
- 公主|无辜的公主, 成为两方厮杀的牺牲品, 和安禄山有什么关系
- 兵权|李世民登基后,为何会放过秦琼这些握有兵权的人?杀了就坏事了
- 吴氏|刘备死后11年,他的老婆吴氏,引爆一场“皇室丑闻”,诸葛亮都看不下去
- 成君|许平君和霍成君死后,汉宣帝为何选一个不好看又克夫的人为后
- 张灵甫|张灵甫牺牲后,19岁的妻子远赴美国,60年后登上孟良崮,留下4字
- 能观叶能赏花的植物,看上去普通,养一盆月月有花赏
- 三星堆|三星堆来自外星?假的!看完这几件文物就知道和中原关系多深!
- 刘备临终的时候嘱咐了一段话,为何重用叛徒魏延,却不愿用赵云?
- 《康熙王朝》中,那两道最关键的匿名奏折是谁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