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克|抗美援朝志愿军老兵 胡克明:戎装岁月是一辈子的骄傲
文章插图
大益阳客户端采访人员 尹海媚 梁慧恩 通讯员 曾叶 王雄伟
“今年是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党和国家还惦记着我们,没忘记我们这些老革命,心里好温暖好感动!”11月10日,88岁的胡克明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纪念勋章,随后深情而庄重地行了个军礼。
胡克明是抗美援朝的老兵,从税务系统退休已20年。11月4日,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名义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发放到了胡老手中。老人如今与儿女住在一起,儿孙满堂,尽享天伦,对目前的生活状况十分满意。虽已88岁高龄,但谈起经历过的那段烽火岁月,胡老精神矍铄,逻辑清晰,难掩激动之情。
坚守信念保家卫国
1951年5月,19岁的胡克明应征入伍,同年12月编入47军139师417团3营8连,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胡老回忆,当时人民志愿军已经把敌军打回到三八线。他们抵达安东(今辽宁省丹东市)的第一晚,就遭到了敌军空袭,所住的地方被炸掉了一半,从梦中惊醒时只见断壁残垣,满目疮痍。胡克明所在的部队任务是利用战场形势稳固防守阵地,挖坑道,搞防御。胡克明是一名通信兵,负责战地通信工作。当时的条件很艰苦,气温接近零下30摄氏度,在坑道51天的时间里,胡克明靠单薄的棉衣勉强御寒,和战友们互相打气,靠着保家卫国这个质朴但执着的信念支撑下来。
“我们与敌军交战激烈,旁边的战友被射来的子弹击中,刚刚还好好的,转眼就躺下了。”说起战场的惨烈,胡老声色凝重。头顶上,轰炸机一架接一架掠过,炮弹一枚又一枚在身边爆炸,子弹如同雨点般落下,胡克明和战友睡觉也要抱着枪,坐在坑道里守着。战士还要克服供给不足的问题,后勤部队运送粮食、药品、炮弹等物资十分困难,战士们都吃不饱,最困难的时候,胡克明只有3粒黄豆作为配菜,就着一口就能吃完的米饭吞咽下去。
作战异常艰苦,加上营养不良,胡克明体力不支,站岗时眼睛都快看不见了。由于坑道里条件恶劣,换防后的1个多月里,他吐出来的痰里都还有黑色的血块。
革命精神激励后人
1964年,胡克明作为排级干部从部队转业,主动去了当时并不是“香饽饽”的原益阳市税务局沙头税务所工作,他的任务是收屠宰税。
当时,只有重要节日农村才会杀猪宰羊,胡克明骑着破旧的单车,在中秋、春节这样举家团圆的日子里,只身奔走在农村乡间的小路上,一家家收税。胡克明不做“家干部”,工作20多年来勤勤恳恳,亲力亲为,村民称赞他工作认真负责。
不收税的时候,胡克明就到生产队帮农民种田、修堤、发展生产,按胡老的话说,村里的事就是他的事。胡克明的大儿子胡跃生说,小时候的记忆里,父亲总是工作忙碌,来去匆匆,1个月里父亲只回来三四天。“我们那个时候是没有休息日的!”胡老说。
- 志愿军|志愿军夜袭美军阵地,发现一物,打了一枪美军乱套了
- 抗美援朝|抗战老兵之子回忆父亲:在敌人眼皮底下查看地形,测绘老兵练就“千里眼”
- 我国抗美援朝一战把美国人打到连电影都不敢拍,这是真的吗?
- 志愿军一等功臣蒋诚,肠子外露仍歼敌四百,因地名写错贫苦36年
- 志愿军五任参谋长,三任政治部主任,他们分别是谁呢?
- 志愿军|比上甘岭还激烈?美国人败退后不甘心,猪排山再战5天结果如何
- 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前一小时,美军突然轰炸志愿军,可惜算错了一步
- 志愿军伤亡7.5万,被俘1.7万,第五次战役为啥损失如此巨大
- 美军|抗美援朝志愿军吃什么?喝雪水吃炒面,缴获美军军粮就是饕餮盛宴
- 一生等不到的恋人:战地情书揭开抗美援朝爱情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