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皇族见利忘义,少年掩面哭泣,为何全世界都在与桓氏作对?
桓温去世之后,桓氏开始内讧,以王谢为代表的豪门士族联合皇族,开始了对桓氏的打压。这种打压是从徐州开始的,桓温是徐州刺史,他刚一去世,徐州刺史就不由桓氏成员担任,而是换成了王坦之。温薨,坦之与谢安共辅幼主,迁中书令,领丹杨尹。俄授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镇广陵。——《晋书》·卷七十五·列传第四十五如果桓氏团结一致对外,无论是王谢还是皇族,都不敢轻易招惹桓氏,选拔新的徐州刺史居然敢不尊重桓氏的意见,那就是给自己找别扭。但今时不同往日,桓氏经过内讧之后,权力已经开始大幅度缩水。
文章插图
按照史书的说法,桓冲对此表现得非常大气,不但毫无怨言,反而表示愿意让出更多权力。面对桓冲这种大气举动,豪门士族和皇族都是一片喝彩声和欢呼声。这当然是事实,但这只是表面的事实。如果我们能够用博弈论的眼光来看历史,就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在皆大欢喜的表面下,通常都隐藏着你死我活的斗争。桓冲恨不恨王坦之和谢安?当然恨啊。这两个人的吃相很难看,桓氏之所以会衰弱,他们二人就是重要推手。但桓冲绝不敢动手除掉王坦之和谢安,因为杀人容易善后难。早在桓温病重的时候,桓冲就请示过桓温,应该怎么处置王谢二人。桓温去世之后,桓氏成员也纷纷要求桓冲除掉王坦之和谢安。但桓温要求桓冲保持冷静,桓冲思前想后,还是觉得哥哥的说法是对的。初,冲问温以谢安、王坦之所任,温曰“伊等不为汝所处分”。——《晋书》·卷九十八·列传第六十八桓温不敢杀王坦之和谢安,是因为担心引发东晋帝国内讧,最终被前秦帝国渔翁得利。桓冲不敢杀王谢,应该也有类似的担心。但桓冲忘记了一点,朝堂之争重在气势。当初桓温虽然不敢杀王谢,但他依然引军到了扬州附近,向王谢证明自己也不是好惹的。可桓冲却没有这种魄力,面对王谢的进逼只是步步退让。按我的理解,桓冲应该是想通过效忠于司马皇族的办法,强行分化皇族和王谢等豪门士族,三方可以形成一个新的平衡。
文章插图
王谢似乎预料到了桓冲的反应,所以谢安极力邀请太后褚蒜子出来听政,双方围绕皇族开始了新一轮博弈。太后诏曰:“王室不幸,仍有艰屯。览省启事,感增悲叹。内外诸君并以主上春秋冲富,加蒸蒸之慕,未能亲览,号令宜有所由。苟可安社稷,利天下,亦岂有所执,辄敬从所启。但暗昧之阙,望尽弼谐之道。”于是太后复临朝。——《晋书》·卷三十二·列传第二谢安这一招非常厉害,因为桓冲是扬州刺史。但由于东晋帝国的中央政府就在扬州,这里本就是豪门士族云集的所在。现在的情形是:太后褚蒜子听政,王彪之和谢安参政,而褚蒜子又是谢安的堂侄女。在这种局面下,桓冲这个扬州刺史能有多大分量,是需要打个问号的。过了大约一年的时间,徐州刺史王坦之病逝。当桓冲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刻决定前往徐州担任刺史。于是桓冲找到谢安,希望辞去扬州刺史的职位。对于桓冲的这种心理,我非常理解。扬州这地方是标准的“水深王八多”,桓冲在这里做刺史,一定是处处受制。但桓冲忽略了一点:扬州刺史虽然处处受制,但他是桓氏在东晋帝国中央政府的唯一落脚点。用一个徐州刺史的职务,就能把桓氏彻底排挤出中央政府,谢安等人这份买卖怎么算都不亏。桓氏也有明白人,他们都觉得这笔交易亏大发了,于是立劝桓冲不要这样做。但桓冲去意已决,一门心思想去徐州重新发展。谢安以时望辅政,为群情所归,冲惧逼,宁康三年,乃解扬州,自求外出。桓氏党与以为非计,莫不扼腕苦谏,郗超亦深止之。冲皆不纳,处之澹然,不以为恨,忠言嘉谋,每尽心力。——《晋书》·卷七十四·列传第四十四
- 西汉|东汉建立之后,西汉的皇族又要怎么处置,刘秀的做法就很聪明了!
- 北周宇文皇族被隋文帝杀光了?那宇文化及、宇文成都是谁
- 三国时期有一卑鄙小人,见利忘义专杀恩人,如今依旧被供奉在庙堂
- 中国史上5大血统高贵的姓氏,乃上古皇族后裔,看看有你的姓吗?
- 他是多尔衮后裔,出门穿黄袍称王爷,为皇族血脉纯正拒娶普通女子
- 说说清朝皇族男子“度日如年的一百天”
- 武则天|神龙政变中武则天被逼退位之后,为何李氏皇族没有选择诛杀武则天
- 广陵|三国第一卑鄙将军,见利忘义专杀恩人,如今却被后世供奉
- 吕雉当政,大肆诛杀刘姓皇族,为何刘邦长子刘肥独能幸免?
- 清亡后爱新觉罗氏都去哪儿了?一座小城皇族聚集,都敬重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