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张之洞反对签订辛丑条约,李鸿章挖苦说他是书生之习

1900年初夏,慈禧太后难得地“强硬”了一回:向德、奥、比、西、美、法、英、意、日、荷、俄等11国宣战。
在这11国中,有8个国家“响应”慈禧太后的号召,派出军队来到北京。这就是中国近代史赫赫有名是八国联军。八国联军来了,慈禧太后却跑了——带着光绪皇帝连夜逃出北京,一溜烟地跑到西安去了。
【 慈禧太后|张之洞反对签订辛丑条约,李鸿章挖苦说他是书生之习】接下来,慈禧太后命令庆亲王奕勖、两广总督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11国代表进行谈判。77岁的李鸿章,又一次被清廷推到前台,充当“背锅”大侠。由于这次谈判事关清廷前途命运,慈禧太后叫李鸿章在谈判时要与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进行会商。

慈禧太后|张之洞反对签订辛丑条约,李鸿章挖苦说他是书生之习
文章插图
这注定是一场艰难的谈判。11国代表提出议和谈判的六项原则。第一条就是“惩办祸首”。挑起八国联军侵华的“祸首”,当然就是指正在狼狈西逃的慈禧太后。李鸿章何尝不心知肚明?可是,他怎么可能接受这一条呢?事实上,在李鸿章看来,只要11国答应不再追究慈禧太后的责任,一切代价均可付出。
因此,李鸿章在谈判时,除了割地外,11国代表提出的许多条款都是能让就让,便宜行事。其目的只有一个,便是希望尽快签订合约,让清朝这个古老的帝国继续苟延残喘。
倒是没有直接参与谈判的张之洞,出于对国家社稷负责的考虑,认真研究11国代表提出的各项条款,随时向李鸿章发电报,要他斟酌再三,不可轻易满足11国代表的要求。实在不行了,宁可不签订和约。

慈禧太后|张之洞反对签订辛丑条约,李鸿章挖苦说他是书生之习
文章插图
对于张之洞的建议,李鸿章嗤之以鼻,冷冷地对身边人说张之洞是“书生之习”:“不料张督在外多年,稍有阅历,仍是二十年前在京书生之习,盖局外论事易也。”
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张之洞在外面当了20多年官员,阅历有所增加了,可仍然是20年前在京城的书生习气,局外人讨论事情就是很容易。李鸿章觉得张之洞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理解局内人有说不出的苦衷。
张之洞很知道了,很是生气:我好心给你提建议,却被你这样挖苦?张之洞也不是一个怕人的主儿,当即回复:“合肥谓鄙人为书生习气,诚然,但书生习气似较胜于中堂习气耳。中堂议和二三次,即以前辈自居乎?”
李鸿章是安徽省合肥人,是以时人尊称为“合肥”。张之洞针锋相对地将李鸿章称为“中堂习气”,意指李鸿章这种老臣,有暮气沉沉之气,没有敢作敢当的魄力,只好浑浑噩噩过日子。“中堂议和二三次”云云,更是踩到李鸿章痛脚。当年,李鸿章在日本参加《马关条约》的谈判时,遭到日本谈判代表伊藤博文各种羞辱,颜面扫地,还发誓终生不再踏上日本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