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头条】评级遭拷问:占比创新高 违约率攀升 AAA级何以成为行业笑话?( 五 )


评级亟需“降温”
当评级的风险揭示、与债券定价功能发挥的作用日益减弱 , 不少债市从业者对于评级“降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
对于信用债评级向AAA集中的趋势带来的负面影响 , 9月3日 , 俞春江对采访人员表示,级别过度集中确实不利于信用风险的精细化管理趋势 。
9月3日 , 任强对采访人员也表示 , 评级符号的“虚高”直接导致银行、公募基金等债券买方机构投资者不以评级机构的评级为投资标准 , 而是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内评体系 。 任强直言 , 目前评级存在的意义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监管对发债门槛方面的要求 。 多年来债市形成的债券发行门槛 , AA(含)以上的债才可以发行;另外一个是债券在二级市场进行质押回购等操作时 , 对债券评级有要求 。
对于高评级集中的行业痛点 , 任强称 , 国内信用评级部分丧失了债券本身的风险预警的功能 , 部分丧失了为债券有效定价提供服务的这样的一个功能 。 因此 , 评级行业亟需“降温”!
与此同时 , 近日监管层开始引导公司债的发行对评级的强制依赖 , 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 。
2020年8月7日 , 证监会发布《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 其中删除了此前的规定“公开发行公司债券 , 应当委托具有从事证券服务业务资格的资信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的要求 , 即未来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不需要提供公司信用评级 , 减少评级依赖 。
俞春江对采访人员表示 , 取消公司债券强制评级要求是推进债券注册制的重要一环 , 也是与国际债券市场保持接轨 。 一方面 , 有助于减少对信用评级结果的不合理使用 , 促使信用评级回归信用风险发现和预警的本源 , 抑制级别过度集中于AA级以上的局面 , 提升信用评级的区分度和信息含量;另一方面 , 也有助于更多发行人进入信用债市场 , 这也是债券注册制的应有之意 , 推动我国信用债市场扩容 , 并形成投资级市场和投机级市场并存的多层次债券市场 。 预计公司债公开发行取消强制发行要求将引发连锁反应 , 进一步推动信用评级市场化 。
但是 , 短期内 , 袁荃荃认为 , 信用债发行呈现向AAA级集中趋势是当前债券市场融资环境和市场成熟度决定的 , 仅仅依靠取消强制评级要求预期段时间内并不能改变信用债发行向高级别主体集中的趋势 。
任强也认为 , 交易商协会、发改委目前并没有取消信用评级的要求 , 多数企业仍有进行主体评级的需求 。 短期内信用债发行呈现向AAA级集中趋势难以改变 。
袁荃荃表示 , 要想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 需要从深层次来推动我国债券市场发展 , 包括逐步完善相关法律 , 健全基础设施 , 减少行政性干预 , 逐步打破刚性兑付 , 拓宽债券发行主体 , 大力培育具备较强风险意识和风险承受力的机构投资者及专业的债券投资基金 , 同时丰富投资者的层次 , 培育更多的风险偏好型投资者 , 逐步发展不同层次债券市场 。 同时加强信用评级行业监管 , 建立完善的评级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 , 明确准入和退出标准 , 进一步强化事后监管、动态监管 , 让规范的评级机构彰显评级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