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我们中国特别强调“孝”?( 三 )
在古代中国由于封建社会生产力低下,是不可能有足够的资源让所有人都读书的,儒家搞的这一套忠孝理论浅显易懂,即使不读书的老百姓(文盲)都容易理解和接受。
所以中国人不需要象西方一样非得搞出个基督教,以上帝的名义来建立和维护秩序,并产生反智主义和宗教仇恨这样的副产品。
不过随着人类文明进入工业时代,现代社会最优质的生产力已经掌握在了年轻人的手里,那么强调服从的忠孝思想过高的抬高了老一辈的地位反而会对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造成阻碍。
所以现在的舆论风向也开始逐渐强调敬老不如敬贤,用家庭的情感纽带而不是简单的上下级服从关系来规范父子(女)间的人际关系了。
■网友的回复
先读书,再提问题。
谁告诉你的中国古代忠大于孝的?还父母加起来都小于忠?
儒家学说一直认为,父子是天道,君臣是人伦,天道大还是人伦大,你猜?
这句话听说过吗?
“以子事父,三谏不听,号泣从之;以臣事君,三谏不听,挂冠去之。”
翻译过来就是说,你爸要去抢银行,你知道行不通,苦苦劝他他也不听,你就算一边哭也应该一边跟着他一起去;要是对君王呢,他非得带着五百兵征服整个欧亚大陆,你苦劝他他不听,你就可以远远离开这个傻叉,不要和他一起去送死。
你说哪个靠前?
不是说在现代没有了忠才突出孝,就是古代,孝也比忠要靠前好不好?忠孝难两全,那么必须选择时选哪个?当然是孝啊~在古代谁要说把君王看的比爸爸重要那妥妥的是谄臣没跑啊~
不要认为儒家教人愚忠,是统治者的统制工具,我们从来没教过那玩意好不好~百年以来这黑锅扣的……
你家从小给你做咸菜炖豆腐吃,告诉你这就叫八珍豆腐,然后你就总和别人说八珍豆腐不好吃一股霉味……不合适吧~
跑题了好像……
■网友的回复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孝这个概念在过去不是单独拿出来的,而是孝慈,过去把他视为一个统一体来调节家族内部关系。父父子子,父在前子在后,所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其实叫慈孝更符合本意,但孝慈比较顺口就这么流传了,它俩是一体的。
对古文化现代人都是一知半解,片面的拿出来用,就像提问的人说的,把孝单独拿出来放在父爱+母爱的对面,全然不知孝慈一体的传统。当然跟现在很多人的经历有关系,经过文革的人很多一知半解,更糟糕的是他们不自觉的拿出道德当打人的棍子,文革不就是这样么?什么东西都拿来整人。所以他们根本不知道道德首先是自律而非他律。等他们当父母的时候就单独拿出孝这个东西要求自己子女,至于慈不慈?很多人都没听说过。
- 与日本文学相比,为啥在中国几乎不能看到韩国文学的书籍
- 为啥侦探推理小说在英美、日本大众文学中很流行,在中国却不是优势类别
- 中国预计何时可以形成自己的汽车文化
- 为啥没有一人一票的萌战?
- 中国诗词文化博大精深,有没有其他国家也是学说话是从诗词开始的
- 为啥现代人写字时老是不分清“的、地、得”?
- 为啥继《纯黑的噩梦》后,国内柯南剧场版再无消息
- 为啥爱奇艺海贼王更新当日是720p,过几日多了1080p选项
- 为啥西方就做不出像宫崎骏的作品
- 倘若时间停止了 我们是不是感觉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