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电影|为什么有人分不清“动漫”、“动画”和“动画片”?


我个人认为并非一定要分清楚这三个词的详情指向,介意存在不过是因为偏见存在,打破成见,不仅是因为二次元世界需要努力前进,也是因为我们需要改掉乱贴标签的恶习。
【动漫】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998年创刊《动漫时代》,这也是大陆最早提及二次元专业报刊。在这一报刊中,动漫不仅包含动画作品以及漫画还有周边衍生品等。从这一方面私以为这个词汇被首先使用是作为“简短的,动画和漫画的合称”而非“动起来的漫画”。所以动漫只用来指代动画是错误的。英文中用anime解释动漫,用animation解释动画片,用cartoon解释卡通片。
动画是指造型之间的运动的过程,只是技术和手段,动画片就是用“动画”这种工具手段创造出来的作品,是电影艺术中别人“真人电影”的特殊类型。就好比动画片是文章,动画只是这篇文章里的字词。字词是本身存在的,而文章则需要构思出来,同样的构成动画片的要素是已经被画出了,即为存在,将不存在的东西和存在的东西融合,就是“动画”真正的意义,但这不是动漫的说法。
我听过动画电影,但我从没有听过动漫电影的说法。很显然动漫不是一个跨越国家认同的词汇,这又更加肯定了前面所提到的它只是为了方便简单述说动画+漫画+小说+衍生品,所以灵机之下产生的词语。那么现在给它下定义,就没什么意思。之所以拿真人电影来说事,是因为词汇和物品一样有对比,会更好理解。
在众多《动画艺术概论》书籍里面,是用不到,也不会用到【动漫】这个词的。由学术界普遍认同的概念来定义,无论是备受争议的《喜羊羊与灰太狼》还是广泛好评的《寻梦环游记》都是动画作品,真要仔细区别讲法,则是后者为动画电影。
如果有兴趣的小伙伴,建议可以去了解一下早期的非真人影视行业,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动画技术是直到19世纪末才真正成熟得到实现的。而前期,拿国内市场来说明,是很难找到一部时间长的动画连续剧的。
如《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牧笛》《邻居》等动画作品都是以非真人电影的形式存在的。
借用饺子导演《哪吒之魔童降世》申公豹的话: 成见是一座大山。早期动画的称呼是不一的,有些国家称之为动画片,有些称为卡通片,而国内则称为美术片。所以动画片可以说等于美术片,这两个定义在在早期动画发展史里面,所涵盖的范畴是相同的,只不过是不同说法罢了。
跟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动画片不一样,物尽其所能。动画家们尽全力地把动画片当美术作品一样制作,手段则采用了博大精深的民族特色工艺,故事选取则改编于源远流长的民间故事。从两点上看,作品的可观性绝不是目前国创作品可媲美的。
【动漫】不过是98年报刊拿来简单化的说法,到后期在家长们对动画的成见压迫下,催使该词产生歧义,即在家长们对这种非真人的特殊影片的不理解与抵触下,我们选择了【强词夺理】弱化“动画”一词,高举“动漫”一词罢了。
成见是一座大山,真正存在争议的并不是词语,而是这种非同于实体的虚拟艺术手段,要想真正获得认可,单靠耍词语概念是没有用的。
真人电影|为什么有人分不清“动漫”、“动画”和“动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