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网综合|再现“甜城”老故事!妙笔画千人,老画家3年绘出内江版“清明上河图”

熬糖师傅光着膀子,拿长舀一勺一勺翻弄着;刚买到的蜜饯,等不及的小孩拿起就吃;小酒馆里的客人坐着喝酒,忍不住听外面地摊上吆喝讲故事;船夫撑着竿子,等着岸上的人把最后几包袱糖装货……这是廖谦《汉安市肆图》中的场景,一幕幕画面栩栩如生,明清时期的“甜城”内江就这样在老画家廖谦的笔下活了起来。
廖谦从2017年开始创作《汉安市肆图》系列,最近完成了《汉安市肆图》系列三幅画中的最后一幅——《糖坊街》。值得一提的是,创作过程中,廖谦曾被多家媒体报道,三幅画作被大家亲切的称呼为内江版“清明上河图”。
北青网综合|再现“甜城”老故事!妙笔画千人,老画家3年绘出内江版“清明上河图”
文章图片
《汉安市肆图·糖坊街》局部,记录了清末民初“甜城”人古法手工制糖流程
廖谦告诉红星新闻采访人员,三幅画中包含了上千人,介绍了明朝到民国初期内江人制糖的情景。虽然描绘的是古时候的内江,但是他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廖谦相信过了上百年人们的生活状态是一样的“灾难也好,疫情也罢,但是大家都很积极地面对生活。我只想将这些美好的人和事记录下来。”
创作初衷:
20年前的一次相逢 “我要将内江故事传下去”
把甘蔗的汁水榨出来,放进大锅里熬成固状物,再碾压成糖粒或者糖块……这是廖谦最近完成的《汉安市肆图·糖坊街》画中的场景,三米长的画卷展现了清末民初每年九十月份甘蔗丰收后,内江人用古法手工制糖的流程。
廖谦告诉红星新闻采访人员,《汉安市肆图》系列一共包括三幅——《小食街》《甜城故事》《糖坊街》。内江在东汉时曾名汉安,市肆即是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廖谦希望通过自己的笔再现“甜城”内江旧时的制糖工艺和风土人情。
这不是廖谦第一次创作与内江有关的画了。2016年,他曾创作了12米长的《清熙盛世图》,展现了清代内江老街和老百姓的生活。《汉安市肆图》更倾向于讲述内江有关糖的历史。
北青网综合|再现“甜城”老故事!妙笔画千人,老画家3年绘出内江版“清明上河图”
文章图片
《汉安市肆图·小食街》局部,记录了明朝“甜城”人生活状态
当谈及当初想要创作和内江有关画作的初衷,廖谦说这还要追溯到20年前的一次偶然相逢……
2000年,廖谦在广场散步,偶遇了一位93岁的老人。“当时我看天气冷老人穿的衣服很少,但健步如飞,就去和他聊天,老先生给我讲了很多内江当年糖业文化的辉煌。”
老人告诉廖谦,在清代,因为糖和蜜饯闻名全国,内江一年就能缴税几千万。中国最早的蜜饯就是用内江的红桔做成的。从唐代起,内江人用蜂蜜浸润红桔。后来制糖大家曾达将福建家乡的甘蔗带到内江,用甘蔗榨出来的汁浸泡红桔,形成了各种“冰桔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