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拥有庞大的人口基础,但文化艺术产业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三 )


而且可以跟你說,正是過大的人口基礎導致中國文化產業無法繁榮。因為這牽涉到第二個原因:工業化程度不夠高。基數大慣性大,讓文化產業從業者可以輕輕鬆鬆地賺快錢。所以當下短視頻相當出風頭。
如此一來,由於短線利潤來得快而足,資本太容易吃飽,沒有人會有動力去費心思想長遠的問題:例如如何提高文化製作的工業化。目前中國的文化產業極少商業模式是原創的,而且一個項目裏面各部門的配合程度,從平均線來看也並不算高,瞎搞的注水的別有所圖的項目數不過來,工業水準是不合格的。一年出一個好的項目已經很不錯了。

■网友的回复
看下马斯诺的需求金字塔啊!同学,自然就懂

■网友的回复
某人临死放了个屁
?来管文艺
文艺没希望
这是当时登在人民日报上的言论,
我只是转述

■网友的回复
唯物主義?

■网友的回复
艺术是改变,体育是进步!但是延安会议说要服务人民群众,要发光发热,不能发疯,可是梵高疯了!不能改变,不能疯估计就是问题吧。

■网友的回复
一句话就能说清
然后又要被封至少一周
不划算不划算

■网友的回复
中国社会的超大规模是一个具有直观属性的事实,人们通常的感受就是体积或者数量的巨大。对于这种“超大规模性”的观察和分析中,在治理层面面临着诸多的内部约束和挑战。因此在这种分析框架中,中国的超大规模性基本被当作约束性的“规模负荷”,然而这却无法解释中国超大规模的另一面,即中国的超大规模带来的不仅仅是“规模负荷”,同时也是造就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重要因素,并且恰恰是中国的超大规模性为中国庞大的消费人群和市场规模提供了基础。
但是此种规模优势却并没有带来在文化产业上与其他国家相比之下的比较优势,因此当我们来看这个问题的时候并不能仅仅看到庞大的数据,隐藏在数据之后的结构问题才是解释问题的关键所在。
传统中国是一个超大规模但低度复杂的社会,而当下中国却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复杂社会,当下各种新媒介的大量涌现和迅速普及,是中国社会迈向超大规模复杂社会的重要条件和诱因,概括来讲的话可以称其为“从超大规模社会向超大规模复杂社会”的转变过程。
当社会的“要素”与“要素”发生联系后,要素就有可能被“赋能”,他的价值和效用就有可能被重估,从而拥有全新的价值和能量,然而联系不仅是要求要素与要素之间从无联系到有联系,更要求增加要素之间连接的各种全新可能和计会,要求各种非在场之间更为抽象的沟通类型。因为中国在体积和数量上超大规模的事实,各种怀疑和拒绝的可能性也就大为增强,拒绝能力和拒绝手段因此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起来,个体不断走向“自我化”从而越来越成为理性机算,自我决策地个体,反过来说,当每个要素从各种传统共同体中脱离出来时,却越来越面临着面对整个抽象的现代世界的生存处境,竞争焦虑也就变成了一些文化产业的普遍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