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画公司|别再黑制作委员会了,做动画终究是离不开资本的】
文章插图
前几天笔者又谈及了自己对日本动画10年来的进步还是退步的看法,笔者看到有朋友留言,满是愤恨地谴责了日本的动画制作委员会的制度。
其实不难理解这位朋友的想法, 我刚做自媒体,了解到日本动画业界的真相的时候,也是如此满是愤恨的,但时间久了,感觉这个回答也是不同的。
先为不清楚的朋友简单科普一下。所谓的“动画制作委员会”。
文章插图
所谓的“动画制作委员会”,就是一群给动画制作出资的企业,其中往往包括动画改编作品原作的出版社,负责动画音片头曲片尾曲的音乐公司,负责将动画DVD、蓝光化的音像公司,负责动画声音制作的音响制作公司,有的时候动画制作公司也会参与。简单来说,就是参与动画制作的各种企业。为什么要筹备制作委员会?是因为动画的投资风险很大,如果单独由一家企业出钱,做亏了的话一般就承担不起,而由不同企业分摊,商业上的分成也比较好做,各家都能得到好处,亏了的话风险也会更低。
文章插图
这样做,有更多和动画制作相关的财团可以通过投资动画获益。据说目前的业界,做10部,烂9部,成功一部就是大赚,所以日本电视动画是越做越多。当然,相对的,质量更加层次不齐,有些轻改明显只是想动画化赚一波,并没有打算为粉丝服务,好好做一部动画。这也是如今日本电视动画业界的写照。
文章插图
而又因为如此的模式,其实日本动画业界真正赚钱的就是上游企业,动画制作公司就如同给苹果打工的富士康,实际上是赚不到多少钱的,比如说,某动画,蓝光大卖,人气爆炸,网络播放量超高,但其实跟动画公司是收益基本是不直接挂钩的,不,准确说是,是和动画师们的薪资不直接挂钩的,动画师们才是打工仔一般的存在。
这个制度是90年代开始流行的,但实际上为这样的制度打下基础的,是日本的漫画之神,动画鼻祖,手冢治虫,但这个缘由我们就不去讨论。很多人的结论就是由于动画师靠画动画赚不到钱,导致业界难以培养动画人才,行业劝退,所以动画水平下降。
看似是双刃剑,实际上显然是利大于弊的。或者说,你要做动画,是挑不出资源和资金两个圈子的。
文章插图
因为眼光独到的业界开拓者京都动画已经做了尝试,要跳过和手上捏着资源和资金的大佬,自己做动画,然后碰壁连连。首先就是原创动画的尝试,屡遭失败。然后开始培养自己的文库,尝试做自己版权的改编动画,显然也是一条路,不能说失败,但目前来说,认可度真的不高。近年我个人觉得比较好看的动画,结果还是宝岛社的《吹响!上低音号》和双叶社提供的《小林家的龙女仆》,自家文库的《紫罗兰永恒花园》,我只能说emmm,质量是不低,但观感也不高。但就是《紫罗兰永恒花园》这样的文艺过头的原作,动画都能做出如此高的质量,很难想象给京都动画一部顶尖流量的日常动画,是不是又能创造真正的霸权?
也就说,日本动画的资源,其实就在这个圈子里,做动画是绝对少不了这个圈子的,原创动画强的导演就那些,原作水平强的文库就那些,你说要让动画师做主跳开资本,自己做,那就不得不选择放弃宝贵的原作资源,那最终就是走京阿尼的老路,又或者像P.A.WORKS那样,顶着超高的风险尝试原创动画,那万一倒了呢?最终,选择动画制作委员会,享用已经确定的薪酬,才是一般动画公司会选择的道路。
文章插图
还有一种商务模式,就是走吉卜力工作室,独立制作原创动画电影,大投资大风险但是大回报,但这显然非常吃核心制作人员的实力,我觉得像吉卜力这样靠着宫崎骏和高畑勋2个大佬就撑下来这么多年,基本每一部作品都是大卖的情况,简直是奇迹了,如今有实力的日本导演其实不少,但又如此魄力的导演就真不多了。
说难听点,动画人可以画出漂亮的动画,但想要打造值钱的IP,还得靠大公司包装……而IP暴热了,那么赚到大头的我觉得理应是公司而不是动画人。因为像新海诚、宫崎骏这样独立名义去打造一个全新的IP,风险实在太大了,也不是一般的动画人承受得起的,所以最终也只能选择为动画公司打工。
- 精灵宝可梦|童年回忆:动画角色进化史,皮卡丘越来越瘦,猪猪侠逐渐拟人化
- tv动画|烂尾的日本动漫里不少见,烂的方式还各有各的特色
- 大王饶命|国产动画《大王饶命》男主非尊,却获得特等奖,这不就是龙傲天么
- |播出七集就放总集篇,这部动画不是经费不足,而是制作组无能?
- 和平精英|斗罗大陆后续几部也将动画化,能否一直保持现有热度?
- 海贼王|斗罗大陆后续几部也将动画化,能否一直保持现有热度?
- 宝可梦|《宝可梦》奇闻趣事:动画中小茂的服装,收服精灵的途径!
- 明日方舟|明日方舟日服要做动画?日文名成动漫商标,看内容却无太多爽点
- 高层|一人之下公司对陈朵仁至义尽不过是利用,临时工就是临时工!
- 双城之战|小岛秀夫发推大赞《双城之战》:真的太棒了,这是动画和CG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