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归来|只有“疯子”才能做动画


大圣归来|只有“疯子”才能做动画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豆瓣
文丨观娱象限,作者丨琢介,编辑丨缈秒
卖白切鸡的黄平安,被一位老顾客邀请去做动画。
彼时的黄平安,在广州海珠区昌岗工作,主职是卖白切鸡,业余爱好是画画。一次,平安在画画时,被来买白切鸡的何姓顾客看到了。
他饶有兴趣地看了一会儿,之后邀请平安来做动画师。黄平安就这么迷迷糊糊地进了一个动画团队。
后来,黄平安才知道这位年轻的顾客名为何伟锋,佛山人,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动画专业,艺名“何小疯”,正在做一部名为《刺客伍六七》的动画片。这部动画片后来成为第一部签约Netflix Original(网飞原创)、在Netflix上线的国产动画剧集。
何小疯人如其名,整个人带着点“疯劲”。他在团队中担任导演、编辑、配音、分镜和剪辑,有时还要兼职歌词写作。他负责为主角伍六七配音,这个角色性格跳脱幽默,为贴合角色,何小疯偶尔还要硬着头皮唱歌。
大圣归来|只有“疯子”才能做动画
文章插图
另一位同事侯俊杰,集原画、声优和编曲于一身,不仅能制作众多令人惊艳的打戏,还包揽了《伍六七》中许多经典音乐的作曲。
哪有人这样身兼多职的?被导演吃饭时顺手“捡”回来的黄平安压力有点大:“要是画不好,就要回去继承白切鸡的生意了。”
对他而言,卖白切鸡和做动画,这二者之间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黄平安说:“卖白切鸡只是为了生活,但做动画是为了梦想哦。”
01、寻找疯子成龙前几年曾说过一句流传甚广的话:“我们有功夫,有熊猫,但没有《功夫熊猫》。”
与此相佐证的是,1984年刚完成动画电影《风之谷》的高畑勋和宫崎骏来到中国访问,与美影厂高层交流之后,满腔期待所剩无几,直言失望万分。
大圣归来|只有“疯子”才能做动画
文章插图
当时国内的动画业正在进行市场化转型,由国家统购统销变为自负盈亏。动画是个费时费力、高投入的行业,取消统购统销制后,以美影厂为代表的中国动画制作企业,只能勉强维持生存。
与此同时,大量国外动画涌入,电视取代电影成为观众观看影视的主要方式。但电视要求的动画体量远比电影庞大,为了赶上节奏,慢工细活的方式不再适用,职工的收入与工作效率直接挂钩。开始求快的美影厂,质量无可避免开始下滑。
因此,当宫崎骏来交流时,创作理念和作品的交流碰撞并未出现,国内动画人更关心的是日本动画的薪酬制度。
高畑勋在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时说:“计件付酬不鼓励创新——不断投入新的短片很费钱,而系列片只要搞好开头的部分,角色和背景定下来以后就不会花太多功夫……中国一下迎来了现代化,现在美影厂都已经没有原来的风格了吧。太让人失望了,我太失望了。”
高畑勋所说的“原来的风格”,指的是美影厂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作品的精工细作。尤其是万籁鸣、唐澄导演的《大闹天宫》,这部举全厂之力制作的动画电影是美影厂的镇馆之宝。日本许多动画作家来华取经时,必去的是美影厂,必看的动画片就是《大闹天宫》。
对行内人而言,比作品更有魅力可能是那些狂热个性的动画人。
79版《哪吒闹海》的绘景师高阳曾在采访中说道,“美术电影制片厂的黄金时代啊,都是靠加班加点干出来的。”
中国动画的开头由万氏兄弟在上世纪20年代打响。在一无所有、无前例可循的情况下,万氏兄弟——万古蟾、万籁鸣、万超尘和万涤寰四人从开发设备、攻克技术开始,画、拍、印……所有流程,全部自己动手。
那时迪士尼刚注册,万氏兄弟便制作出了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之后随军抗日过程中,几人制作了不少动画片,借此鼓舞国人的抗日意志。
其中的《铁扇公主》被日军所得,经录制拷贝后,在东京、大阪等地放映。一位叫手冢治虫的年轻人观看后大受震撼,成为其忠实粉丝。这位《铁扇公主》的粉丝,在日后创造出了《森林之神》《铁臂阿童木》等经典作品,成为日本漫画大师。
1981年,声名远扬的手冢治虫到中国访问,特地要求见万籁鸣,他对陪同参观的随行人员一再提到,“万籁鸣是我的启蒙老师”。
大圣归来|只有“疯子”才能做动画】而当时的万籁鸣,已经完成了中国动画史上的镇山之作——《大闹天宫》。
《大闹天宫》上集50分钟,于1961年完成。第一次试片时,万籁鸣回忆:“孙悟空在笑,而我却在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