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北青网|电动平衡车舆情负面超4成 安全事故成大问题( 二 )


电动平衡车维权纠纷方面的负面舆情信息同样不少。舆情数据显示,电动平衡车的消费投诉日渐增多,主要涉产品质量和摔伤维权等问题。
此外,还有部分电动平衡车虚假宣传方面的舆情信息。舆情数据显示,部分商家不仅故意掩饰电动平衡车的安全风险,不以显著方式提示安全注意事项,而且夸大宣传电动平衡车的速度、功能和材质等。有的电动平衡车只能行驶20公里,却宣传可行驶120公里;有的商家宣称电动平衡车有益于儿童锻炼平衡,将其宣传为“儿童智能电动平衡车”、“8—12岁小孩电动代步车”;等等。
建议健全电动平衡车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舆情数据说明,依据现有法律法规,电动平衡车不是儿童玩具,不符合儿童玩具的安全标准;不是交通工具,也不能在道路上骑行。可实践中,电动平衡车却被青少年儿童当作娱乐运动玩具追捧,被不少上班族当作“最后一公里”的代步工具。近年来因骑行电动平衡车引发的安全事件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青少年儿童受伤害事件所占比例较大。
电动平衡车消费投诉纠纷日渐增多,主要涉及产品质量和摔伤维权等问题,但商家经常以消费者使用不当推卸责任,消费者由于举证困难,所以维权往往很难成功。
结合本次电动平衡车消费舆情数据分析,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有关专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尽快明确电动平衡车的产品属性。建议有关部门尽快结合电动平衡车的产品特征、市场需求、安全保障和法律法规明确电动平衡车的产品属性,将其设计、生产、销售、使用、监管等各个方面纳入法治化轨道。
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对电动平衡车生产厂家实行标准化生产培训,要求在各个环节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可控制、安全性能可追溯,从根源上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鉴于目前社会上对电动平衡车的安全意识整体不强,建议广泛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形成群防群控的宣传教育氛围。消费者也要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北京青年报-北青网|电动平衡车舆情负面超4成 安全事故成大问题】文/北青-北京头条采访人员 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