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盒马“野性”不可驯?( 二 )


在此基础上 , 盒马认为接下来的市场扩张中 , 这类差异化商品的打造将成为它们在地方与区域零售商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
不过这个主要竞争手段 , 也并不轻松 。 根据《界面新闻》报道 , 5月盒马开始新一轮裁员 , 其中3R业务进行采购人员调整 , 划归上海总部统一管理 。
有业内人士认为 , 此时3R业务进行人员精简 , 可能意味着盒马在整体盈利目标的压力下 , 即使是较好的创新盈利业务也需要精打细算 。
不仅如此 , 自有产品的开发 , 特别是熟食产品 , 脱离本地化 , 完全划归总部管理 , 需要很强的供应链能力 , 盒马能否在高压之下持续保持高节奏的产品创新 , 同样也值得观察 。
在总结盒马业务的规律时 , 有零售从业者认为盒马经营事故的高发区往往就是近期的主要创新业务 。 比如在2016-2018年 , 盒马负面事件主要发生于堂食区的餐饮加工环节 。 2019年之后 , 盒马门店的经营事故则主要发生在熟食加工操作规范环节 。
可见 , 即使相较于传统餐饮的重模式 , 加工食品等半成品业务属于轻模式 , 但是因为产品更迭周期快 , 使得食品这个环节在零售经营环节中依然不轻松 。
02 拉不下面子的真折扣当商超+餐饮的引流方式被毛利较高 , 主攻差异化的加工食品3R业务所取代 , 另一条主打高价高质的消费升级模式也开始低下头颅 。



自去年10月在上海开出第一家“奥莱店”后 , 盒马已经陆续在北京、成都、西安等城市落地奥莱业态 。 截至6月末 , 盒马生鲜奥莱在北京已经低调开出五家门店 。
定位为品质折扣店的业态形式 , 奥莱门店的落地速度是近半年内盒马降速之后唯一加速的门店业态 。
在盒马看来 , 奥莱门店商品主要为盒马鲜生主力店、盒马邻里等业态的临期商品 , 以及运输中产生轻微磕碰和当日没有售罄的日日鲜产品 , 帮助盒马减少加工中心和门店的损耗 , 官方将其成为主营三大业态之外的补充形式 。
但是也有临期食品从业者认为 , 可能是假临期真折扣 , 担心损耗主品牌的高价高质的定位 , 同时又拒绝不了性价比市场的容量和购买力 。
传统临期食品货源中有不少源于国外进口食品 , 进口食品订货周期长 , 从下单、付款到生产、发运、销售 , 其周期往往长达几个月 , 容易导致进口食品库存压力大 , 因此市场上临期折扣店也主要以进口食品为主 。
国内品牌商的临期产品 , 往往主要因为对于市场情况误判 , 导致产品过剩 , 最终降价销售 , 降低库存压力 。 不管进口还是本土 , 临期食品本质上是因为“误差”产生的生意 。
但是随着零售商数字化能力的提高 , 对于大数据的使用 , 进货量预估的准确度提升 , 理论上是可以无限接近消除临期食品 。 对于强调大数据能力的盒马来说 , 通过提高预估精准度 , 降低因为预估误差产生临期食品 , 就可以解决临期问题 。
因为运输、加工等环节产生的产品 , 远远达不到盒马需要以一种新的门店业态形式来进行销售的程度 。 对于盒马来说 , 主打临期折扣的奥莱店的拓店速度和其强调的大数据能力 , 从理论的误差角度来说是矛盾的表现 。
这种矛盾 , 官方的说法是加快内循环 , 满足不同场景下人群消费需求的细分 。 但是实质是 , 在过去帝王蟹的世界里 , 塑造了白领等高品质生活人群盒区房生活圈的盒马 , 正在不断地向下打开市场 , 迎合更多的大众需求 。
只是过去下沉走的是社区团购的风口 , 当下走的是真折扣假临期的暗度陈仓 。 毕竟高价高质里 , 还有不少部分是品牌溢价 。 但是在降本增效的时代缩影里 , 面向大众刚需成为盒马全面盈利不能避免的一条路 。
03 褪去野性活下去当盒马开始回归常识 , 不再作为行业新物种搅动零售风云 , 被降本增效驯服后总是少了一些名副其实的感觉 。
遵循零售经营管理本质 , 回到实体零售业本身来开店 , 在今年初的内部信中对于未来的战略调整 , 盒马CEO侯毅作出了安排 。
在最新的战略调整里 , “遵循”取代“创新、试错”成为主要方向 , 褪去创新灵魂 , 养活自己正在成为盒马的年度关键词 。
在这个关键词里 , 一方面看到的是在零售行业摸爬滚打近8年的年轻选手 , 迫于生计不得不回归传统 , 走到零售经营强调的常识里来;另一方面 , 在互联网基因的创业选手中 , 8年也是一段IPO时间计划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