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图文并茂!带你深度解析Kubernetes( 六 )



其中 , Node、Pod与容器三者关系 , 如下图所示 。 Node表示一台机器 , 可调度多个Pod , 而一个Pod内又能包含多个容器 。

至此 , 再来通过Kubernetes中各个对象的关联关系来更为深刻的理解Pod的意义 。 下图可以看出 , Pod其实是整个编排过程中操作的核心 , 很多对象直接或间接的同Pod相关联 。

  • Service对象
Kubernetes编排抽象的另一个核心对象是Service对象 , 它统一的解决了集群内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 。 Service是对一组提供相同功能的Pod的抽象 , 为其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入口 。 Service通过标签选择服务后端 , 匹配标签的Pod IP和端口列表组成endpoints , 由kube-proxy负责将请求负载到相关的endpoints 。
下图是kube-proxy通过iptables模式来实现Service的过程 , Service对象有一个虚拟clusterIP , 集群内请求访问clusterIP时 , 会由iptables规则负载均衡到后端endpoints 。

  • 声明式API
Declarative(声明式设计)指的是一种软件设计理念和编程方式 , 描述了目标状态 , 由工具自行判断当前状态并执行相关操作至目标状态 。 声明式强调What , 目标是什么 。 而Imperative(命令式)需要用户描述一系列详细指令来达到期望的目标状态 。 命令式强调How , 具体如何做 。
下图描绘了一个场景:目标副本数为3 。 对于声明式而言 , 用户设定目标为3 , 系统获取当前副本数为2 , 系统判定当前值与目标值的差为1 , 便自行加1 , 最终实现副本数为3的目标状态 。 而对于命令式 , 需用户判断当前副本数为2 , 用户给出指令副本+1 , 系统接收用户指令 , 执行副本数+1操作 , 最终系统副本数为3 。
kubernetes的一大核心设计就是采用了声明式API , 利用该设计思想有效的实现了系统的自动化运行 。 Kubernetes声明式API指定了集群期望的运行状态 , 集群控制器会通过List&Watch机制来获取当前状态 , 并根据当前状态自动执行相应的操作至目标状态 。
Kubernetes中 , 用户通过提交定义好的API对象来声明期望状态 , 系统允许有多个API写端 , 以PATCH方式对API对象进行修改 。 Kubectl工具支持三种对象管理方式:命令式命令行、命令式对象配置(yaml)、声明式对象配置(yaml) 。 举例如下:命令式命令行:

  • kubectl run nginx –image nginx


命令式对象配置:

  • kubectl create –f nginx.yaml
  • kubectl replace –f nginx.yaml


以上先kubectl create再kubectl replace的操作 , 与命令式命令行不存在本质区别 。 只是把具体命令写入yaml配置文件中而已 。 声明式对象配置:

  • kubectl apply –f nginx.yaml


Kubernetes推荐使用:声明式对象配置(YAML) 。 kubectl replace执行过程是通过新的YAML文件中的API对象来替换原有的API对象 , 而Kubectl apply执行了一个对原有API对象的PATCH操作 。 除此之外 , YAML配置文件用于Kubernetes对象的定义 , 还会有以下收益:
  • 便捷性:不必添加大量的参数到命令行中执行命令 。
  • 灵活性:YAML可以创建比命令行更加复杂的结构 。
  • 可维护性:YAML文件可以通过源头控制 , 跟踪每次操作;并且对象配置可以存储在源控制系统中(比如Git);对象配置同时也提供了用于创建对象的模板 。
  • 开放插件
Kubernetes的设计初衷就是支持可插拔的架构 , 解决PaaS平台使用不方便、不易扩展等问题 。 为了便于系统的扩展 , Kubernetes中开放了以下接口可对系统资源(计算、网络、存储)插件进行扩展 , 可分别对接不同的后端来实现自己的业务逻辑 。
CRI(Container Runtime Interface):容器运行时接口 , 提供计算资源 。 CRI接口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只关注接口本身 , 而不关心具体实现 , kubelet就只需要跟这个接口打交道 。 而作为具体的容器项目 , 比如Docker、rkt、containerd、kata container它们就只需要自己提供一个该接口的实现 , 然后对kubelet暴露出gRPC服务即可 。 简单来说 , CRI主要作用就是实现了kubelet和容器运行时之间的解耦 。

CNI(Container Network Interface):容器网络接口 , 提供网络资源 。 跨主机容器间的网络互通已经成为基本要求 , K8S网络模型要求所有容器都可以直接使用IP地址与其他容器通信 , 而无需使用NAT;所有宿主机都可以直接使用IP地址与所有容器通信 , 而无需使用NAT 。 反之亦然 。 容器自己的IP地址 , 和别人(宿主机或者容器)看到的地址是完全一样的 。 K8S提供了一个插件规范 , 称为容器网络接口(CNI) , 只要满足K8S的基本需求 , 第三方厂商可以随意使用自己的网络栈 , 通过使用overlay网络来支持多子网或者一些个性化使用场景 , 所以出现很多优秀的CNI插件被添加到Kubernetes集群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