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国|家庭教育的误区不是“你妈觉得你冷”,而是“你爸觉得你快乐”

天冷了,该穿秋裤了。我对石榴说。
石榴说:我的热,你不懂,大夏天我都穿毛裤。
我这才想起来,石榴是个毛孩子。
高金国|家庭教育的误区不是“你妈觉得你冷”,而是“你爸觉得你快乐”
文章插图
石榴的非典型睡姿
我常说,做家长的,要有同理心。同理心又叫“共情”,就是一种理解、感受他人情绪的能力,类似于成语“感同身受”。
需要注意的是,共情,不是把“我以为的孩子情绪(感受)”,强加到孩子身上。
多数情况下,家长强加给孩子的,甚至不是“我以为的孩子情绪(感受)”,而是“我的情绪”。
直观的例子,就是那个著名的“妈妈”:
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我冷”。
高金国|家庭教育的误区不是“你妈觉得你冷”,而是“你爸觉得你快乐”】不可否认,有时候“穿秋裤”是妈妈的经验之谈,毕竟天气像猴子脸;也有的时候,纯粹是因为老同志体质虚寒,把自己的感受“移情”到了你身上。
如果只是冷暖之类的感受,不是什么大问题,大不了孩子嫌你唠叨;如果是孩子的情绪,你错误地“移情”,问题就比较严重了。
高金国|家庭教育的误区不是“你妈觉得你冷”,而是“你爸觉得你快乐”
文章插图
这种事情经常发生:你以为孩子很快乐,其实完全不是。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国外一位心理学家,想要进入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日常进行跟踪调研。
项目正式开始之前,团队对孩子进行了采访。男孩大概十一二岁,工作人员问他:“你平时觉得压力大吗?”
男孩看上去比较外向,也健谈,吧啦吧啦谈了半天,说自己“压力很大”。
旁边的父亲,瞪大了眼睛,显得十分不可思议。
他对工作人员说:“如果不是你们采访,我根本不知道他竟然有这么多压力。在我眼中,他只是一个开朗的男孩而已。”
所以,父母眼中的孩子,只是“你看到的”和“你以为的”孩子,未必是真实的孩子。
有些孩子,和父母形成了固定的情绪连接之后,就懒得改变了。
我的意思是,他如果给父母形成了“外向乐观”的印象,就会遮掩自己消极、悲观的一面;他如果习惯了和父母说话态度恶劣,那么,有时他内心很同情父母,想对父母温柔一点,也改不过来了。
每个人都戴着面具,甚至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面具。在家中你是开朗的,在学校却成了内向的——也很正常。
这个面具,就成了父母对你的固定印象,甚至刻板印象,不太容易改变;父母要想和你共情,想要体会你的心理,就变得困难。
高金国|家庭教育的误区不是“你妈觉得你冷”,而是“你爸觉得你快乐”
文章插图
当然,也不是不可改变。做父母的,毕竟吃的盐多,只要摆脱刻板思维,透过面具看到孩子的内心,并非不可能。
尤其需要注意,不要用自己的快乐去“以为”孩子的快乐。
比如,一群孩子玩游戏。孩子们的游戏,尤其幼儿期,你懂的,幼稚得可怕。
这时候,很多当爹的就按捺不住,非要“亲临指导”:
“孩砸,游戏这么玩多没意思,它应该这么玩……”
吧啦吧啦讲一套规则、方法。你说的没错,按你这样的规则,游戏确实更好玩,但孩子们不玩了,因为规则一旦被大人主导,立马索然无味了。
换句话说,孩子们玩的不是游戏,是“自主意识”。我主导,所以我快乐。儿童多数情况下都处于被动地位,让他感到新鲜、吸引力十足的,是自己可以主导游戏了。
走路枯燥无味吧?但刚学会走路的孩子,非常喜欢走路,因为他们可以主导自己的“定位”了。你以为他快乐是因为腿强壮了?你以为他喜欢是因为游戏有规则?都错了。
这个误区,一定要避免:成年人的快乐在于“胜利”之后的满足感,孩子的快乐在于“主导”带来的愉悦感。
不要用你的感受去想象孩子。下面这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更加典型。
高金国|家庭教育的误区不是“你妈觉得你冷”,而是“你爸觉得你快乐”
文章插图
讲述这个实验之前,先问你一句:听说过寻呼机吗?
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了。手机普及之前,寻呼机是重要通讯工具。拨打寻呼台,呼叫一个寻呼机号,对方的寻呼机就会“哔哔”作响,你的电话号码显示在他的寻呼机上,等他给你回电话好了。
心理学家这次试验,就用到了寻呼机。
他们找了一部分家庭,给家庭成员都配上了寻呼机。工作人员会不定时地,在同一时间,呼叫这些寻呼机。
寻呼机响起来的时候,这些家庭成员要做一件事:记录下自己当时在干什么,情绪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