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错位的家庭关系正把孩子推入游戏旋涡

本文转自【中国青年报】;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采访人员 杨洁 采访人员 邱晨辉 实习生 孙少卿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9月27日 05 版)
面对一个沉迷游戏无法自拔的孩子,是怪游戏,还是怪孩子?
答案或许都不是。
2019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曾带着团队做过一项调研,希望能从行为特征上筛选出沉迷游戏的孩子。调研面向1万多名未成年人,问卷选用了八大问题,如“是否闲着就想上网”“只能玩一小时,但是否控制得住自己”“玩游戏是否会影响睡眠”……
孙宏艳的团队通过调研发现,在民主型的家庭环境下,孩子沉迷游戏的比例为1.7%,专制型家庭的孩子沉迷游戏的比例为9.7%,而放任不管型的家庭,这一数据比例则高达了11.7%。
“游戏沉迷的问题实际上是生活问题的网络化。”孙宏艳认为,如果孩子沉迷游戏,那家长更应该反观孩子的生活上出现了什么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去责备孩子。
家长只充20元话费,孩子当全班面摔手机
在一家工读学校任教多年的金明(化名)曾亲眼目睹了太多分裂的“游戏家庭”。
就在金明的课堂上,曾爆发过一场因游戏费用而产生的剧烈家庭冲突:为了限制孩子玩游戏,父亲每个月只给孩子的手机充20元话费。两代人言语之间发生摩擦,当着全班的面,父亲和孩子吵了起来。孩子把手机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并对着父亲大声嘶吼,当场所有人都被吓着了。
有一次,一名学生的妈妈在电话里向金明哭诉:孩子抱着手机玩游戏,晚上不睡觉,早上睡不醒。在话筒的另一侧,不时传来摔东西的“哐当”声,“吵得很凶”。
当金明见到玩游戏的这个孩子:脸色惨白,高高的个子,瘦得皮包骨,“突然觉得挺可怜的”。他能感受到家长的痛心:无论说什么,都走不进孩子的大脑,“叫不醒他了”。
金明分析原因,孩子在青春期需要自我认同——他在网络中享受到了荣耀,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一块是缺失的。于是,孩子就逃到网络世界里了。
多年来,孩子和大人在游戏上的抗争从未停止过。
金明做过班主任,曾让孩子把手机都交上来。有的孩子把手机藏起来,交上一个仿真模型手机,晚上睡觉时总想着要玩游戏,“不玩就很难受,心里就像是‘吸毒’一样,六神无主,上课完全没办法集中,整个人都很涣散。”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青少年工作系副教授、青少年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周华珍曾主持过一项研究,并发布了《青少年成瘾行为调研报告—基于2017/2018青少年健康行为网络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这项研究显示,有18%的青少年玩电子网络游戏超过“4-5小时”。她进一步解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判断标准,通常认为,每周玩游戏超过5天、每天超过5小时就很可能成瘾。
在孙宏艳看来,孩子沉迷游戏,“板子”不能只打在游戏和孩子身上,更深层的原因是家长忽略了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孙宏艳曾和一个网瘾矫治机构的孩子沟通。她问孩子:游戏玩了多久才被家长送进来的?孩子回答:中考结束后,玩了一个暑假。她接着问孩子,之前玩吗?孩子摇摇头。后来孙宏艳才知道,家长管不住孩子,觉得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太长了,就直接把孩子送到了网瘾矫治机构。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不应该仅仅依靠技术,家庭的力量也需要被关注。”孙宏艳说。
每个沉迷游戏孩子背后都有家的故事
对于武汉的高三学生孙庆(化名)来说,他是被父母放弃的一个。
家里有个听话的弟弟,父母曾为打游戏的事情骂过他、打过他,也曾在上班前拔掉路由器。一天凌晨3点左右,他爬起来打游戏,屏幕上的“战场”不停闪动,耳机里枪声穿过耳膜。这一次他的“伪装”被拆穿了:妈妈半夜去洗手间,发现了他卧室里的电脑灯。他挨了一顿打。自从那一次冲突后,他继续打着游戏,但也明显感觉到父母开始把重心放在了弟弟身上,“放弃我了”。
沉迷游戏的孩子背后或多或少都有一个错位的家庭故事。
金明发现,父母常年不在家,或者父母总会爆发争吵的家庭更容易让孩子沉迷游戏,“他们从家里得不到温暖,就转而向游戏世界去寻找心理上的满足。”他记得,曾有一个学生的父母在外做生意,每天晚上他就一个人在家点外卖,吃饭,玩游戏,“心里没有一个依托,孩子总觉得自己的世界是很冷清的。”
在食堂,金明还观察到还有一个男孩子,吃饭就要了一碗大白米饭,打了一碗青菜,说好话求着窗口的阿姨多给一点菜汤,就着一点青菜叶子和菜汤,泡着米饭吃掉。张金远远地观察了他好几次,发现他把钱存下来,偷偷地买了一件游戏装备。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后,他才知道,原来孩子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妈妈很早就不在人世了,“其实看着也是蛮心酸的。”他慨叹,“孩子沉迷游戏的一个原因是家庭爱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