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高|男孩的黄金身高不是1.8米,超过这个数值没优势,多数家长不知情
文丨孕妈咪(原创,欢迎转载分享)
提到孩子发育的问题,父母们总是担心孩子长不高,如果是男孩,会更加在意。
高个子的男孩不管是择偶还是求职,会更有优势。大部分家长认为男孩的黄金身高应该达到1.8米左右。
其实,男孩身高并非越高越好,超过了这个数值反倒没有优势。
人类的黄金身高为1.68米,家长别盲目地给孩子“催高”了
研究显示:人类的理想身高是1.68米,上下浮动2厘米。可是,1.66米-1.70米的身高范围对于女生来说还算比较“完美”,但是对于男孩而言会被认为“偏矮”。
我国19岁男女的平均身高达到了1.76米,这个数值与科学研究有着很大的“出入”。
文章插图
现在的国民审美,男性的身高在1.8米左右会更受青睐。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身高在1.66-1.70米的男性在很多方面有着优势。
他们的寿命更长,基础代谢与血液供应相对稳定,身高高于此范围的男性因为四肢距离心脏的距离远,心脏向四肢供应血液的时候负担加重,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更高。
人类的体表面积和身高成正比,如果身高增加5%,就要多消耗掉20%的能量。因此身高较高的人日常消耗能量较大,需要摄入的营养更多,身体的耐力相对而言更弱一些。
孩子的身高并非越高越好,父母们不必过分地给孩子“催高”,身高不到1.8米也不应成为他人“另眼相待”的理由,孩子也不必感到自卑。
文章插图
家长“过分在意”孩子身高,会对孩子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盲目轻信增高产品,反倒耽误孩子长高
市面上的增高产品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父母急于拔苗助长,很容易被市面上眼花缭乱的增高产品所误导。
增高产品对孩子的身高发育所产生的正面作用是很有限的,如果导致孩子性早熟,个子反而会长不高。
文章插图
过分强调身高“重要性”,孩子倍感“压力”
身高发育是孩子成长中重要的指标,但是如果家长们过分强调的话,会让孩子倍感压力。
孩子比同桌矮一厘米,父母夸大其词地放大这“1厘米”的差距影响,会让孩子很有心理负担。
吐槽孩子身高“矮”,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如果父母总是当着孩子的面抱怨孩子个子矮的话,那么孩子很有可能会因此而产生自卑心理。在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中,他们对于外表会越发重视起来,父母的“吐槽”虽然并无恶意,但是孩子的自尊心和自我评价有可能因此而受到负面影响。
文章插图
关于孩子的身高发育,家长们应该做好哪些“辅助工作”?
关注孩子身高发育曲线
很多家长会有定期给孩子测量身高的习惯,这种关注孩子身高发育状态的做法是可取的,但是这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相对而言,父母除了关注点时间内孩子的身高,更加应该记录起孩子的身高发育曲线,这样才更加能够找准孩子身高发育的变化特点,尽早发现发育异常。
坚持科学长高方法
父母们有必要摸准孩子的成长发育节奏,不要过于“急于求成”。坚持科学的长高方法虽然在短时间内看不到明显效果,但是长期坚持下去的话确实可以帮助孩子更加安全、健康地长高。合理安排饮食,保持适当运动量以及充足的睡眠保证等等,这些都比吃增高药、盲目进步更高靠谱。
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身高状况
孩子的身高发育也会受到遗传影响,所以如果孩子没有长到1.8米的大高个,父母们也要做好孩子的安抚工作,让孩子可以正确看待自身的身高状况,不至于因为自己“长得不够高”而心生自卑或者自怨自艾。
文章插图
【 长高|男孩的黄金身高不是1.8米,超过这个数值没优势,多数家长不知情】身高优势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会有一定的助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孩子长得不够高就会因此而没出息,所以家长和孩子都应该正确看待身高发展。利用好后天影响刺激,同时保持心态平和,相信这更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 宝妈|那个生完孩子没多久,就变成“老太太”的80后宝妈,后来咋样了
- 经产妇|进产房后五大尴尬场面,能淡定面对的初产妇很少,经产妇波澜不惊
- 妈妈|喝“母乳”和喝“奶粉”的孩子,长大后有哪些区别3个区别明显
- meg吃鱼的这些讲究,您知道吗?
- 父亲|“谁有吃的给我孩子吃一点”父亲在公交上求助,得知原因乘客泪奔
- 孩子|剖腹产划伤孩子头部,医生很快就会好的,7年后家长找上医院
- 防疫新规|德国出台防疫新规 加强对未接种疫苗者的社交限制
- 宝妈|三个月的宝宝,为何“偏爱”竖抱?抱对了的宝宝更聪明
- 怀孕|3次胎停后...39岁的她能圆梦吗?
- 医生|让宝妈提心吊胆的“上环”,过程到底是怎么样的?可能会有点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