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更能“装”了?记者探访拆除部分座椅后的北京地铁线路( 二 )


文章图片
拆掉部分座椅的多功能区,平峰时段尤其受到乘坐轮椅、提大件行李以及推婴儿车的乘客的青睐。
上午10时40分,采访人员在4号线西单站遇到一对儿夫妻,推着坐在婴儿车中的孩子,正在排队上车。车厢门打开后,进入车厢内左手边就是改造后的多功能区位置。他们将婴儿车推至靠侧墙位置后,夫妻俩人抓住扶手护在孩子两侧。“我们要带孩子去北京动物园玩,车厢这个位置空间大,也不会影响到其他乘客通行。”这位年轻妈妈告诉采访人员。
采访人员观察发现,提着大件行李的旅客,也大多会选择车厢两边多功能区位置上车。“4号线在天宫院上车的乘客,从北京南站回程的乘客,携带大件行李较多,动物园站、圆明园站、北宫门站则是推婴儿车的乘客较多。”刘耕介绍,多功能区的设置方便了这部分人群乘车,站台工作人员也会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找对位置或者引导至客流相对较小的车厢。
细心的乘客发现,在4号线各站部分屏蔽门上,都在固定位置贴着轮椅标识,乘坐轮椅的乘客在有标识的门前上车,就可以来到可固定轮椅的车厢区域。此次拆除部分座椅后,可以安放轮椅的位置更多了。“发现乘坐轮椅乘客,工作人员会提供专用上车渡板,同时还会告知目的地站,准备接应乘坐轮椅乘客下车。”刘耕说。
站立空间大了,新增扶手保障乘客安全
采访人员在4号线公益西桥站登上一辆改造好的列车,中部两节车厢3人座椅拆除后,扶手也有了变化。原有座椅上方朝着过道凸出的弧形扶手,换成了直杆儿,在原有方向扶手基础上增加垂直交叉扶手,形成“十字”状。与过去相比,站在过道儿中间的乘客,也不必再去“蹭”座椅上方扶手,原地就可以向上抓住新增扶手。
京港地铁4号线及大兴线工场经理赵建告诉采访人员,这样的扶手方案一方面考虑让过多人可以抓扶,另一方面结构上也更结实了。“原来的扶手杆与3人座椅一体固定,强度较高,拆除座椅后,仅剩端墙和顶板可以用于固定新扶手杆,强度略有不足。为保证新扶手杆强度,我们调整扶手杆结构,在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两节横向短杆,既增加了强度,又增加可以抓扶的区域。”赵建介绍,由于改变了结构,安装了样件后,还特意找了多名同事上车体验,确认新扶手结构达到效果后,才确立了改造方案。
10号线
“无座车”上线,站台排队的人都少了
“今天坐10号线,上了车发现,现在地铁咋还有‘无座车’?”最近,小高在搭乘10号线时发现,一些列车上的座椅不见了。其实,从去年开始,北京地铁10号线开始对部分列车客室座椅进行局部改造。改造后的列车部分座椅被拆除,同时还增设了腰靠设施。截至目前,已有10组列车改造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