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有信仰的一代人,青春将在银幕上永驻

作者:王彦
“头可断 , 血可流 , 共产党员的意志 , 你是永远打垮不了的!”直到2018年 , 她仍清晰地在采访中说出电影《烈火中永生》的台词 。 彼时 , 为中国电影事业奉献了一辈子的老艺术家说 , “希望大家忘记于蓝 , 而永远记住江姐和江姐的精神” 。
北京时间6月27日晚 , “最美奋斗者”、“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荣誉奖得主、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电影事业家于蓝在北京逝世 , 享年99岁 。
光明网|有信仰的一代人,青春将在银幕上永驻于蓝牢牢记着扑向火热生活这一艺术创作的真谛 , 一记就是一辈子 。 她始终觉得 , 只有真正地深入到人民中去 , 才能捧出符合人民心中所需的作品 , 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德艺双馨的演员 。
无数人在网上悼念于蓝 , “在我心中 , 您是永远的江姐” 。 北京大学教授李道新回忆 , 他曾在《中国电影史》课堂做过调研问卷 , 了解于蓝在90后、00后大学生中的知晓度 。 有北大学子随问卷附上了向于蓝奶奶致敬的话语:“是您和老一辈艺术家一起塑造了我们祖辈、父辈的形象 。 有信仰的一代人 , 青春将在银幕上永驻 。 有些精神可以通过光影穿越时空 , 您为90后的我们带来了当时炽烈的爱国情 , 您给了我们认识历史、记住历史的机会 。 ”
当精神穿透了时间 , 于蓝也活成了江姐的模样、在人们心底永生的模样 。
光明网|有信仰的一代人,青春将在银幕上永驻于蓝和赵丹在《烈火中永生》里塑造了江姐和许云峰这对革命伴侣 。(均资料照片)
她坚持的艺术真谛:到人民中去、到火热生活中去
于蓝 , 原名于佩文 , 1921年生于辽宁 。 “九一八事变”后 , 她随父亲挥别故土东北 。 1938年夏天 , 于蓝第一次听说有个地方叫延安 , 革命在那里如火如荼 。 她决定 , “到延安去” 。 1000多里路 , 道阻而艰 , 但一路上大家唱着抗日歌曲 , 绕过一个又一个封锁区 , 历经50多天 , 终于一步一步走到了延安 。
延安鲁艺实验剧团是于蓝艺术之路的起点 。 在那里 , 她从跑龙套开始 , 一直到主演话剧《日出》《佃户》等 。 延安还是于蓝遇见一生爱人田方的地方 , 更是她确认信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圣地 。 新中国的黎明前夜 , 她回到东北 , 从东北电影制片厂的《白衣战士》正式开启电影人生 。
在大银幕上 , 她是《烈火中永生》里观众最熟悉的“江姐” , 是《翠岗红旗》中支持红军的普通农村妇女 , 是《林家铺子》那个在1930年代经济风暴中绝望的寡妇 , 也是《革命家庭》里身在腥风血雨年代的坚强母亲 。 第二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也把最佳女演员奖颁给这张东方面孔 , 她让全世界看到了新旧两个社会下的中国女性所走过的坎坷又伟大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