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最卷618手机大战落幕,谁是国产高端爆款?( 二 )



通过上述一系列“首发”或“首个” , vivo一举解决了高端用户对折叠屏在屏幕显示、折痕、使用寿命、影像、快充、性能与安全等方面的诸多痛点问题 。
例如整个折叠屏手机的组成当中 , 铰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折叠寿命和折痕 , 因此vivo X Fold搭载了航天级浮翼式铰链 , 除了几乎可以忽略的折痕外 , vivo X Fold还在前不久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 , 在折叠30万次后vivo X Fold依然可以正常工作 , 做到了真正的耐用可靠 。
另一个关键的屏幕方面 , vivo X Fold内屏和外屏都采用了顶级屏幕技术 , 均采用E5发光材质 , 支持120Hz高刷新率 , 配合vivo自主研发的内外屏色彩校准方案 , 内外屏不管是亮度、流畅度还是色彩等方面都做到了“体验一致、切换流畅” , 这也是之前发布的折叠屏产品用户集中吐槽的一大痛点 。 vivo X Fold还是全球首款3D超声双屏幕指纹折叠屏手机 , 突破了行业内千篇一律的侧边解锁 , 在便利性、抗干扰性和安全性方面均有突破和提升 。
可以说在“内折屏”手机产品当中 , vivo X Fold配置做到了“绝对领先” , 并且每个技术突破和“首发”都贴合折叠屏用户的实际痛点需求 。
第二 , 做到了“屏幕折叠 , 旗舰体验不打折” 。
真正的旗舰 , 并不是单纯的产品定价和配置堆叠 , 这个如今几乎所有手机厂商都可以做到 , 并没有太高行业门槛 。 最关键的是 , 如何打造高端用户期待的“旗舰级的产品体验” , 对折叠屏这种新形态更是巨大挑战 。
在专业影像这一国内用户的“硬核需求”方面 , vivo X Fold拥有旗舰中少有的蔡司全焦段四摄 , 不仅满足了用户全场景拍摄需求 , 其蔡司光学镜头和蔡司T*镀膜 , 还可有效解决色散等问题 , 抗眩光能力显著提升 , 成为目前折叠屏手机中的“顶级影像旗舰” 。

同时 , 从X Fold的产品定义来看 , vivo对“高端商务”这一目标设定十分明确 , 概括来说就是:商务需求(特色功能)+商务场景(专业使用)+商务范儿(设计与品牌)= 高端商务用户的精准覆盖 。 比如针对高端用户普遍关注的信息安全需求 , vivo X Fold实现了硬件级安全加固防护 , 还通过千镜安全架构 , 保证在芯片层、内核层和框架层以及应用层的全方位手机运行安全 。 针对移动办公用户的需求 , vivo X Fold重点强化了在Excel、PPT等重点办公软件的大屏使用场景 , 以及应用多窗、应用分屏、平板模式 , 以及联合六大金融APP深度优化专为折叠屏推出的炒股功能 , 无论是从可视面积、多任务处理、专业办公体验上 , 不仅做到了“旗舰体验不打折” , 还都明显优于普通商务旗舰手机 。
第三 , 犀利的定价策略 。
中国手机市场从来不缺乏价格战 , 折叠屏市场也同样如此 , 比如某品牌折叠屏手机从最初的接近万元定价已经降至3000元左右 , 某TOP品牌的初代折叠屏手机也在今年618旗舰大幅降价甩货 , 第三方渠道更是不惜直接定价腰斩“清库存” 。
对于高端用户而言 , “好价格”绝非是单纯的价格便宜或者“跳水” , 更重要的是在自己意向购买的价格区间 , 得到的产品具备“超预期惊喜定价” 。
vivo X Fold 让vivo旗舰产品体系首次上攻至万元档位(12GB+256GB定价8999元 , 12GB+512GB定价9999元) , 这在过去是苹果和华为的顶尖旗舰+高配的定价区间 , 也是手机市场真正的“天王山之战” 。 但无论是发布之时B站、微博、朋友圈都一片“真香”、“杀疯了”刷屏评论 , 之后第三方平台加价3000元到4000元销售 , 还是今年整个618期间折叠屏销量夺冠 , 都印证了高端市场“产品超预期”+“犀利定价”策略的成功 。
因为vivo X Fold 的定价策略并非是“低价战” , 而是一方面让高端用户在横向对比行业的定价体系“足够有诚意”;另一方面则通过“硬件与体验顶格满配”、“30万次折叠、十年使用品质”(每天平均80次频繁开合计算) , 解决用户对折叠屏手机过去“华而不实”的疑虑 , 进而成为高端用户换机折叠屏的“优先选择” 。
vivo X Fold重构\"未消费市场\"创新之父克里斯坦森提出一个“未消费市场”的概念 , “未消费市场”是因创新而生的新市场 。 通过创新开辟出来的“未消费市场” , 其空间才是巨大的 , 才会为一个企业 , 一个行业 , 一个国家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 成为经济繁荣的引擎 。
“未消费市场”理念对于如今智能手机行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考量与启发意义 。 历经15年市场长跑 , 全球智能手机行业已经进入真正的“创新后半程” , 代表特征就是技术创新放缓、供应链高度成熟 , 用户换机周期大幅延长 , 产品高度同质化 , 这都属于明确的“已消费市场”范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