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能源信息平台|目标规模超2亿千瓦,完成率仅1/4左右,煤电灵活性改造为啥这么慢?

【能源人都在看 , 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目标规模超2亿千瓦,完成率仅1/4左右,煤电灵活性改造为啥这么慢?
文章图片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目标规模超2亿千瓦,完成率仅1/4左右,煤电灵活性改造为啥这么慢?
文章图片
“我国发电装机以煤电为主 , 抽水蓄能、燃气发电等灵活调节电源装机占比不到6% 。 ‘三北’地区新能源富集 , 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分别占全国的72%、61% , 但灵活调节电源不足3% , 调节能力先天不足 。 比较而言 , 欧美国家灵活电源比重较高 , 西班牙、德国、美国占比分别为34%、18%、49%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稍早前发布的《煤电机组灵活性运行政策研究》给出的一组数字 , 直接揭示出我国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存在明显“短板”的现状 。
在此背景下 , 为提升系统调节能力 , 增强系统灵活性、适应性 , 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 , 《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 , 全面推动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十三五”期间 , 将在“三北”地区推行热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约1.33亿千瓦 , 纯凝机组改造约8200万千瓦;其它地方纯凝改造约450万千瓦 。 改造完成后 , 将增加调峰能力4600万千瓦 , 其中“三北”地区增加4500万千瓦 。
但日前国家电网发布的《服务新能源发展报告2020》显示 , 截至2019年底 , 我国累计推动完成煤电灵活性改造约5775万千瓦 。 该数字仅为2.2亿千瓦改造目标的25%左右 。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 , 在“十三五”规划期仅剩半年的情况下 , 煤电灵活性改造目标落空已是板上钉钉 。
(文丨本报采访人员 朱妍)
“灵活性电源建设严重滞后 , 其中煤电灵活性改造总体是慢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其励早前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就曾指出 , 在电力系统中 , 灵活调峰电源至少要达到总装机的10%—15% 。 考虑到我国灵活性电源占比还不到6%的现实 ,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不足已成为我国能源转型的主要瓶颈之一 , 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持续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之下 , 大幅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已迫在眉睫 。
《煤电机组灵活性运行政策研究》指出 , 在我国主要的灵活性电源中 , 抽水蓄能电站、气电因受资源禀赋等条件限制 , 发展规模均相对有限;加之现阶段储能技术受制于经济性、安全性 , 尚不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 , 煤电实施灵活性改造已成为目前解决清洁能源消纳的有效之策 。
为此 , 国家能源局早在2016年便启动两批22个试点项目 , 选定46台、近1700万千瓦煤电机组 , 集中在消纳问题比较突出的辽宁、吉林、河北等省份先行示范 。 “其中 , 70%以上示范项目位于东北三省 。 根据目标 , 灵活性改造完成后 , 热电机组将增加20%额定容量的调峰能力 , 纯凝机组将增加15%—20%额定容量的调峰能力 。 在煤电行业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 , 东北地区多数试点仍保证了持续盈利 。 ”国家能源集团研究员张熙霖告诉采访人员 , 截至去年底 , 东北电网88家煤电厂中已有42家完成改造 , “东北地区符合条件的电厂基本是能改尽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