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孩子开始上学读书,妈妈就和“孩子的学习”打上交道。
不管职场,还是家里,孩子的学习,永远都是排在最前面的头等大事。
然而,不少妈妈发现,自己管得越多,孩子学习的效果越差。
就连母子关系,还会因为双方意见不合而变得紧张痛苦。
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希·弗罗姆说:
“大多数母亲有能力给‘乳汁’,却很少有母亲有能力给‘蜂蜜’。”
在孩子学习上,“乳汁”是妈妈的关心和爱,“蜂蜜”则是帮助孩子顺利成长的营养。
单凭关爱,很难真正把孩子培养成才。
更重要的,是正确的教育方法。
如果孩子学习上出现这三种心理问题,一定跟妈妈的教育方式有关。
01
孩子不专注
【 母亲|心理专家陈默:影响孩子学习的三大心理问题,全都与老母亲有关】是妈妈打扰出来的
有一次去朋友家,看到她儿子在上网课。
小男孩坐在客厅一个角落里学习,环境很嘈杂,朋友还时不时隔空喊一喊他:
“听明白了没?这些知识点记住下来。”
“你看其他人都在回答老师的问题,你还不快点连麦?”
“坐直,别七扭八歪的,坐没坐相……”
一节课45分钟,全程都是朋友的声音。
还有抱怨:“我这儿子啊,注意力就是不集中,不提醒一下神都跑丢了。”
真想告诉她:孩子在学习,请别随随便便打扰。
不然,非但起不到提醒的作用,还会破坏孩子专注力的培养。
心理专家李玫瑾教授说过:“孩子专注力差,都是因为家长爱干扰。”
孩子正在认真听讲,全部心思都放在学习上。
这时,妈妈的唠叨、嘱咐和关心,完全是噪音,只会打断他的思路,破坏他的专注。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有一个著名的专注力实验。
邀请40组1~1.5岁的孩子和家长,分别给他们戴上眼球追踪器,看看不同情境下孩子的专注力情况。
文章插图
实验发现,当父母参与到孩子的玩耍时,大部分的孩子变得心不在焉,习惯看向别的地方,如果被打扰的次数多,孩子就很难专心玩手里的玩具。
而独自玩耍时,孩子专注力更强。
可见,父母过分参与,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发展。
家庭指导师兰海曾走进过一对“问题家庭”。
妈妈嫌儿子做作业不专心,又听不得管教,多说几句就会跟她打起来。
观察后,兰海发现妈妈辅导儿子学习上最大的问题:总爱打断和干扰。
于是就要求妈妈,儿子写作业时请离开,别管他。
刚开始,妈妈很难自控,见儿子掰手指就忍不住上前质问。
文章插图
被兰海制止后,妈妈默默观察,意识到儿子不是在玩手指,而是在思考。
规定的时间过去了,儿子的表现让妈妈大为惊讶。
儿子没有“不专心”,而是全神贯注完成了挑战。
文章插图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孩子有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不喜欢被禁止、抑阻。
要懂得远离孩子的“学习现场”,保护孩子的专注力。
还孩子一个独立、自由的学习空间,远胜过妈妈10000句“温馨提醒”。
只有孩子专注在学习上,他才能有机会享受成长的惊喜。
02
孩子磨蹭,是妈妈催出来的
孙俪曾经吐槽:
在餐厅吃饭,催两个孩子去洗手,怎么催都没人理她,心理斗争许久,只能无奈继续催。
文章插图
这样的场景,是多少妈妈的真实写照。
不说平时表现,跟学习有关的事情,孩子同样是“越催越慢”。
有这样一段情景剧。
小女孩在家写作业,妈妈走过来问:“今天作业做得怎么样了?”
文章插图
停下手中的笔,女孩慢悠悠回答妈妈的话。话还没说完,妈妈就迫不及待打断她,不停催:
“这么多作业还不赶紧写。”
文章插图
还不忘翻旧账:“不要再像前两天那样都做到晚上11点。”
文章插图
一口一个“别磨蹭赶紧写”,反倒把小女孩“逼”得越写越慢。
妈妈也越来越不耐烦,从女儿写作业一直催到晚上睡觉,不仅累坏自己,也打击孩子。
- 剪刀|4年前,因吃奶太用力,被亲生母亲用剪刀划伤脸的男婴,如今怎样
- 矫情|《女心理师》二胎妈妈:产后抑郁的悲剧,在座的家人们都有责任
- 疾控专家|【科普小课堂】疾控专家教你如何远离手足口病?
- 高危|艾滋病如何防控听听疾控专家怎么说
- 心理学|多子家庭,老几最孝顺心理学家大多由孩子的出生顺序决定
- 女儿|加拿大母亲分享2岁女儿滑稽睡姿 以各种姿势出现在床下
- 宝宝|母亲血型能影响娃?斯坦福大学:这个血型的妈妈能生出更聪明宝宝
- 宝宝|为什么很多医院不再提倡剖腹产?妇产专家说出的原因,全是心里话
- 家长|母亲给喂食,两岁女童胃部被涨破,这个错误很多家长仍在继续犯
- 脾胃虚|儿童专家:娃身体发出4个“求救信号”时,说明脾胃虚,家长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