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姜子牙也叫吕尚,他究竟姓姜还是姓吕,为什么他的儿子不姓姜呢?

1、姜子牙是姓姜的吗?还是姓尚?
光看“姜子牙”这三个字就显然知道姜子牙是姓姜的。
但有人说,那吕尚不也是指姜子牙吗?
那究竟姜子牙是姓姜还是吕呢?
其实,“姜”是他的姓,而“吕”则是他的氏。
春秋战国之前,以“姓”为主,取“女生”之意,即母系氏族所生的意思。
所以春秋战国之前,后代的“姓”一般是随母的。
春秋战国以后,“氏”逐渐被当时人们接受以后,形成了“姓”“氏”并存的情况。
后来“姓”和“氏”合二为一,并流传至今。
因此,根据先秦时期的律制,男子的称呼只能以“氏”为尊,
即称之为“吕尚”或“吕子牙”较妥。
由于后来的小说中称其为“姜子牙”或“姜尚”,
因此后来人称其名讳主要以小说流传的版本为主。
2、“姜太公”、“吕尚”之名因何而得?
姜太公之名的由来:
有一次周文王准备外出打猎,古人往往在出发之前占一卦,以预测自己的吉凶。
这次也不例外,文王得到的卜文为:
【文王将田,史编布卜曰:
田于渭阳,将大得焉。
非龙,非螭,非虎,非罴,
兆得公侯,天遗汝师,
以之佐昌,施及三王】
意思是这次文王打猎必要大收获。
但所得之物不是龙、不是螭,不是老虎,也不是熊。
这次打猎得到的是一名公侯奇才,是上天赐予你的礼物,他会辅助你,使你家族变得昌盛起来,并延续至你后三代。
周文王非常高兴,在打猎前斋戒三日,以示重视。
在猎车行驶过程中,周文王看到了在河边垂钓的老者。
上前一看,竟发现老者钓鱼的钩是直的,并且钩端处也没有放入任何的鱼饵。
文王大感不解,便上前问道:
【其钩竟以直而不就弯,且无饵之垂也】
姜太公听完是这样回答的:
【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
意思是我姜尚是奉命在这里钓鱼的,不用任何的鱼饵,并且钓的时候鱼钩离水面有三尺的距离。
我呀,其实是在等一个负命贤君呀。
显然,姜子牙是话中有话的,文王便以“钓”为切入点,向姜子牙请教。
文王问:【子乐渔耶】?
姜子牙答道:【君子乐得其志,小人乐得其事。今吾渔,甚有似也,殆非乐之也】。
意思是说其实自己并不是乐于钓鱼,自己只不过是按天道而行事而已。
见文王不解,姜子牙又说,
【钓有三权;禄等以权,死等以权,官等以权。夫钓以求得也,其情深,可以观大矣】
意思是说钓鱼其实和官场一样,都是用权术来获利。
官场上用钱财收买人才即是以钱财为权、以钱财为饵。
用重金收买义士即是以死为权、以死为饵。
用高官厚职收买人才则是以官职为权、以官职为饵。
好比垂钓者一般,都是为了得到鱼塘中的鱼,皆是因利所驱。
周文王通过攀谈后发现姜子牙正是自己苦苦寻觅之人,不禁惊呼:
【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
周文王的意思说是我的先祖太公曾对我说,
当圣人来到周朝之时,定可兴起。这说的是您吗?
我的先祖太公已经盼望您很久了。
于是便称姜子牙为“太公望”或“姜太公”,
就是说太公盼望的人就是眼前的姜子牙了。
吕尚之名的由来:
因为姜子牙曾经在周朝初年的时候当过太师,即太子的老师。
所以有着“师尚父”的尊称,又名“吕尚”,
可见姜子牙在当时是有着很高的地位的。
3、周文王真诚打动姜子牙
据说有一天晚上周文王梦见了一只飞熊闯进了怀里。
古人觉得梦不是虚无缥缈的,
而是会和一些重要的事情有着密切的联系的。
于是乎,
第二天周文王就派人四处寻访飞熊的下落。
直到在渭水河边找到了“飞熊”,
但这里的飞熊并不是指具体的动物,
而是指姜子牙的号。
得知情况后,
周文王亲自坐着辇车到姜子牙面前请他到进京商讨国家大事。
姜子牙问:“大王请我进京,我如何进京?”
文王道:“坐轿子也行,骑马也行,悉随尊便。”
谁料姜子牙说:“大王, 我既不骑马,也不坐轿子,我要坐大王的辇车。”
随行的百官听了,无不斥责姜子牙,你一个乡间糟老头竟敢要坐上大王的辇车。
辇是谁才能坐的呀,只有帝王才能坐的。
你一个乡巴佬坐了大王的辇车,那大王坐啥呀?
这还了得?
但,周文王却欣然答应了姜子牙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