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近年来,隔代教育所带来的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谈及。
所谓隔代教育,指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因为工作繁忙、离婚等原因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伴随着隔代教育的出现,一系列问题被提出。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老人和父母带孩子观念不一致,该怎么办呢?以下观点可供参考。
一、看清本质
人有时会有一种“看门人”情结,指不管是父母还是老人照顾孩子,他们都会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照顾是最好的。
因此,照顾者之间不自觉地会产生竞争和排他性,总认为自己比他人做得更好。这种竞争的优势在于,孩子可以从每个照顾者身上得到更好的照顾。
但是其弊端却极具破坏性,首当其冲的是婆媳关系,随后可能还会演变成夫妻间的冲突和矛盾。
文章插图
所以,要看清冲突的本质。很多父母认为和老人产生冲突的焦点在于教育理念的不一致,常常会争论哪种方式更适合、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如果这个想法成立,父母就可以和老人比较理性地谈谈各自的教育理念。但大多时候的情况是家长认为改变老人太难了,认为他们太固执,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对他们的看法也是很固执的。
事实上,产生冲突的原因在于孩子和谁更亲近,更愿意听谁的话?每个人都想拥有孩子的控制权或养育的话语权,这才是隔代教育冲突的本质。
看清了本质后,就需要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二、转变三个理念
1,争取做孩子第一抚养人的理念。
理论上讲,妈妈是第一抚养人,对如何养育孩子有天然的话语权。
但如果在孩子一岁以前,处于依恋的关键期便和爷爷奶奶一起,就意味着孩子的第一抚养人变成了爷爷奶奶。孩子觉得自己和爷爷奶奶更亲,自然就更愿意听他们的话。
不是因为爷爷奶奶在孩子面前说了关于父母的坏话,更不是不想和父母亲近。相反,孩子们也很想更亲近一些,但却总会感到自己和父母之间隔着一堵看不见的墙,而这堵墙就是最亲的爷爷奶奶。
文章插图
有的孩子会因为这一点感到十分自责、内疚甚至抑郁,把和父母之间的冲突,转化为了自己内心的冲突。
所以,父母不应该错过孩子成长的关键期。特别是作为母亲,一定不能错过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期,争取做第一抚养人,坚定自己养孩子的信念,老人更多的是协助。
2,从孩子第一,变成关系第一。
很多家长会不自觉地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围着孩子转,忽视了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
需要分别的是,自己和老人的矛盾是原来就有,还是因为养育理念不一致而产生的?很多隔代教育问题的起点,就发生在和老人相处的关系之间。
此外,很多家长会错误地认为两三岁的孩子不懂事也记不住,不会明白大人之间的矛盾。
事实上,从表达能力来说,孩子年龄太小确实无法表述,但他们的感受能力却非常强,可以敏锐地感受到周围环境是不是舒适?是不是安全?大人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
文章插图
有位心理学家对婴儿做过一次关于表情剥夺的实验:在母亲喂奶的时候,从有表情转换成麻木的神情。这个时候,婴儿会用力地把母亲的脸推开,想找回母亲原来的表情。
【 照顾者|隔代教育:孩子该不该给老人带?】
实验证明,婴儿有非常敏感的觉知能力。根据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人生重大真理:你怎样对待他,他就怎样对待你。这进一步说明,处理家庭成员的关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3,将伤害程度降到最低。
如果在老人参与的情况下无法处理好关系,就自己带,即便会辛苦一些,但副作用会小很多。
试想一下,随着孩子的长大,在家庭中看到最多的是什么?如果从小跟着妈妈长大,观察到的就是妈妈是不是幸福?
爸爸对妈妈好不好?爷爷奶奶对妈妈好不好?妈妈过得是否轻松、愉悦、快乐?孩子都能看到,这些直接决定了他认为妈妈是不是感到幸福,而孩子也会和妈妈有同样真实的感受。
- 智商|如果家长是这2种血型,生下的娃往往智商更高,不妨对照下自己
- 初中|孩子身上出现3个变化,说明可能要停止长高了,对照你家娃看看
- 孙子|六旬老人照看孙子出意外连抽自己耳光,称孩子治不好自己也不活了
- 宝贝|夫妻出国前,把宝贝女儿交给爷爷奶奶照顾,两月后女儿长成这模样
- 弟弟|3岁哥哥照顾5胞胎弟弟,弟弟们看到哥哥过来,妈妈都觉得省心了
- 身高|孩子到了转骨期,家长在这3个方面照顾好,娃的身高能快速窜一窜
- 睡眠时间|孩子身高是否达标?来对照!孩子的另一个“年龄”,你注意到了吗?
- 孩子|最新儿童身高标准对照,愁坏父母,后天逆袭也可摆脱“矮个”命运
- 小女儿|病房里,10岁哥哥暑假帮妈妈照顾患病的妹妹,看了让人心疼
- 家长|“包青天”宝宝走红,宝妈晒出孩子美白逆袭照,网友:还好没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