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骁龙|参数不极致、体验仍出色的中端旗舰——vivo S15 Pro深度体验( 二 )



然而S15 Pro搭载的OIS组件号称“蜂鸟防抖” , 成为了它提升影像体验的一大法宝 , 配合自家AI影像算法 , 进一步提升了“随手一拍”的成片率 。 举个例子——当我发现什么急于记录的场景 , 并掏出手机快速抓拍时 , 拍出的照片尽可能降低甚至避免出现“糊”、“抖”、“虚影”等情况 。


由于不是专业影像爱好者 , 所以“专业模式”的各项调节和样片展示就不班门弄斧了 , 我更关注相机自带的一些特色拍摄方式、风格、滤镜表现 , 能够给手机影像创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① 追焦摇摄:和X系列旗舰同款的人像模式风格 , 在捕捉人物主体运动感的同时 , 营造出周围环境的速度感 , 让你轻松就能拍出“全力出鸡”这样的“大片”;

② 时光慢门:我一直不喜欢“夜如白昼”那种一味吹嘘拍得有多亮的算法 , 反而是让光影在夜景中创造出更多有趣的玩法更有意思 , 像“车水马龙”拍道路车流、“夜景涂鸦”拍光点文字作画等四种模式 , 搭配“赛博朋克”、“黑金”、“青橙”等九种光影滤镜风格 , 可以让你的夜景拍摄玩出花来;

③ 影片提词器:当你切换前置镜头拍摄一些需要口播的VCR或者Vlog时 , 提前开启并编辑好口播内容 , 滚动提词可以辅助你更好地完成“一条过” , 需要注意的是该模式仅支持最高1080p/30fps;

④ 动态照片:为你定格3秒左右的动态瞬间 , 这个功能和iOS的LivePhoto类似 , 长按拍摄好的动态照片可以让它动起来;

⑤ 辅助拍摄:人像构图指导、短视频模板指导等 , 都能为新人摄影提供一些基础的辅助作用 , 就当是新手村的升级福利吧 。

总体来看 , S15 Pro的影像拍摄体验还是以够用为主 , 玩法比较丰富 , 5000万像素大底主摄的成像细节有保证 , 默认设置下的成片饱和度比真实场景的原色略高 , 肉眼观察的话大概在20%左右 , 饱和度优化还算是比较克制了 。

另外 , 这个价位如果能给一颗素质相对不错的长焦镜头 , 会是锦上添花之举 , 现在既然没有的话 , 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利用5x裁切拍摄 , 也还在能够容忍的范围内 。

对于各场景的成像表现 , 再来几组随拍的样张感受一下吧 。


【系统有完善、硬伤仍明显】
vivo S15 Pro搭载的系统是基于Android深度定制的OriginOS , 从1.0发布到Ocean(2.0)升级 , 历经一年多的时间 , 无论视觉上还是功能上 , 都能感觉到实打实的变化和优化 。

由于我今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使用搭载OriginOS Ocean的手机 , 很多功能都已经非常熟悉且适应 , 对于S15 Pro的系统体验没有太多深刻的感受 , 就简要地说说OriginOS Ocean一些小细节吧——
① 丰富且细致的个性化定制 , 像锁屏、息屏、指纹、动效等方面都是多方位的支持调整 , 新引入的应用抽屉快捷分类 , 给了用户多一种选择倒是挺不错 。


② 原子部件够精致 , 但数量还是太少 , 第三方应用的适配度还有待提升 。

③ 新版应用小窗逻辑有进步 , 比以前好用太多了 , 横幅通知也开始支持快捷小窗查看 , 但适配量还是太少 。


④ 快捷侧边栏已成为主流样式 , 手势返回悬停就能呼出 , 不过我还是没有太多触发的习惯 , 如果有这方面的需求可以自行探索玩法 , 肯定会提升多应用间协同处理的效率 。

⑤ 自家产品生态逐步完善 , 系统层级可以串联提升交互体验 , 像今年新发布的vivo Pad、vivo TWS Air等产品 , 价格并不高、体验却很实在 , 想尝试生态玩法的用户完全可以根据预算组建自己的vivo全家桶!


总体来看 , vivo这两年在系统方面的深耕所带来的OriginOS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日常使用的场景 , 后期就希望借助积极且高效的用户反馈、沟通渠道 , 能够让它更完善吧!

【性能续航、寻求平衡】
自从“六个字母”成为吹响桌面处理器反击战的新号角 , 移动端的发哥(MTK)也发布了天玑系列Soc , 开始爆发出和高通骁龙一较高下的竞争力 , 如果说天玑1000系列只是拿下了中端市场 , 那么天玑8000、9000的综合表现就足以在中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
此次天玑8100的性能定位是对标骁龙888 , 能效方面则是远超骁龙全系 , 这意味着天玑8100在日常使用的续航表现上 , 很大程度是优于骁龙的 。

同时搭配80W私有闪充协议 , 算是实现了“充得快、用得久、玩得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