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令”能保障孩子睡眠吗?( 二 )


玩手机游戏,当断没断怎么办——
家校协同,做自己的“时间管理师”
同是睡眠不足,不同地区面临的情况又有所不同。
“农村学校课业负担少,不存在熬夜完成作业的情况。每晚查寝室,和学生交流,早晨也会督促起床锻炼。”四川省金堂县又新学校教师孙向兵告诉采访人员,“对我们学校而言,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周末睡眠不足:这里的孩子多是留守儿童,周末家庭监管不力,学生疯耍或沉迷手机。周一返校,昏昏欲睡。”
“长期睡眠不足将影响青少年的学习记忆、免疫力、生长发育等,甚至产生心理和精神问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黄志力解释。
在初一开学第一天“如何有效管理自己的时间”主题班会上,山东省青岛第五十七中学2018级学生张轶凡第一次知道了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即:把要做的事情按照紧急、不紧急、重要、不重要的排列组合分成四个象限。他告诉采访人员,比如网络聊天、看娱乐视频、玩手游等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可以减少时间做;比如锻炼身体、阅读名著、完成学校活动分配的任务等属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要做好规划,坚持去做。
“学校每月都会有一次班会,分享一个高效时间管理策略或是案例分享,还会邀请家长和优秀毕业生到校进行时间管理讲座,号召学生们做自己的“时间管理大师”。”山东省青岛第五十七中学校长董涛介绍。
“这些指导培养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合理分配时间的能力,学会了要把最佳学习时间用到最需要提高的学科上,避免浪费时间或熬夜。”张轶凡已成长为时间管理能手。他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制定学习时间计划,晚饭后19:00—20:00这一个小时内是学习最高效的时间,他会利用这个时间做数学题,早晨起床后的半个小时则会记忆英文单词或背诵古文。
在家看手机、玩游戏,这让许多家和苦恼的问题,不是没有破解之法。
李未对采访人员说,孩子是班里唯一一个自己掌管手机的。“孩子有意识运用时间管理,每天都把自己要完成的事写出来,清楚自己完成什么,没完成什么。”谈到此,李未有些欣慰,当然,自己也不能当“低头族”,也要克制自己看手机的时间。
作为家长,华杰谈起孩子升入初中后自己的变化,“读书多了。如果周末晚上大家有时间,还会召开长短不一的家庭会议,为一周的工作、学习、生活复盘,做好下周的计划。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也为孩子成长做好示范,引导孩子读书、体育锻炼、家务劳动、游戏玩耍。”
学会时间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家长、老师的指导配合,也需要学生的自觉、坚持。
考试焦虑,怎么有效缓解——
综合施策,画好“同心圆”
又是期中考试复习阶段。熬夜复习对不少学生而言,已是一种常态。
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李未深有感触。“现在考试课目越来越多,那就得奔着高分去才行。不花时间,怎么可以到理想的高中?”
“学生的学习如此紧张,这种表象后面是家长的日益焦虑。紧张与焦虑形成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假如中国家长的这种焦虑心态和功利目的不改变,而仅仅改变学生的学习心态是不可能的。”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潘涌表示,中国社会给学校的考试压力太重,传导到教学的每一项任务、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学生竞争从高中到初中、小学乃至学前日趋白热化,从考上大学到考上重点大学,社会对升学目标的期盼值一直在节节高攀。做好家长的引导与培训,需要社会联动,形成合力。
“在当前高等教育多样化、普及化的背景下,招生形式必然要多样化,服务于“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的要求,要有评价与招生方式的创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益明表示。
“保障孩子良好睡眠,需画好“同心圆”。”武汉市教育局局长孟晖认为,从社会角度来看,当前优质教育资源规模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从传统观念来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中国人的价值观当中深深扎根;从评价体系来看,“五唯”顽瘴痼疾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市场;从教育方式来看,“时间+汗水”依然是部分教师的“不二法门”。因此,保障孩子良好睡眠,需要综合施策。学校、教师、政府、家长(家庭)和社会需同向而行。
关心中小学生睡眠的意义不能仅局限于“高质量教育”,更是顾及民族生理与心理的强盛。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华应龙真心希望中小学生拥有做“好梦”的时间,“未来取决于梦想,所以赶紧睡觉去。如果管理好学生的睡眠,从学生的眼睛里,我们看到的不再是惺忪,而是充满希望;不再是恍惚,而是清澈明亮;不再是困顿,而是振奋与好奇;不再是冷漠,而是热情与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