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你是“吼叫妈妈”吗?祖辈带娃,隔代教育矛盾怎么办

“萧萍,教授、作家,因常常吼叫而被迫成立‘非吼叫妈妈俱乐部’,最大的优点是做饭好吃,最大的缺点是离非吼叫妈妈还有N里……你懂的。”以上这段文字来自儿童文学作家萧萍的儿子沐阳小时候撰写的一份小问卷。在《沐阳上学记》中,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萍记录下儿子沐阳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的成长历程,其中既有叛逆少年和“吼叫老妈”斗智斗勇的真实生活,又有数学小子和“逻辑派老爸”活灵活现的互动现场。
4+1|你是“吼叫妈妈”吗?祖辈带娃,隔代教育矛盾怎么办
文章插图
“六一儿童节”前夕,4册适合学龄儿童阅读的《沐阳上学记》与1册适合父母阅读的《轻松家教72招》组成“非吼叫妈妈”家庭成长计划“正能量包”,由安徽少儿出版社推出,在上海书城举办新书首发活动,希望以“4+1”家庭同频阅读,即孩子阅读成长故事、父母同步学会解决家庭教育热点难题的阅读模式,实现亲子情绪健康共振。
“你是‘吼妈’吗?”萧萍每次与其他妈妈交流,对方几乎都会忙不迭地点头。“天下有不吼叫的妈妈吗?”新书首发活动上,一群小读者向台上“非吼叫妈妈俱乐部”的发起成员们提出问题:孩子的作业本找不到了,你会怎么办?考试没考好,你会怎么办?
“我们来做一个找作业本的小游戏,第一步是放松情绪,第二步是齐心协力、好好找一找。如果找不到,再想下一步的解决方案。”萧萍说。
“孩子的考试没考好,是家长需要习惯的。情绪上来的时候,我会和孩子保持一点距离,反倒是孩子会来问我:你生气了吗?”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主持人秦畅分享道。
“妈妈年轻时也不是最冒尖的,但妈妈在一步步努力进步。”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院长蔡金萍说。
4+1|你是“吼叫妈妈”吗?祖辈带娃,隔代教育矛盾怎么办
文章插图
《轻松家教72招》是为《沐阳上学记》同步配套的家庭阅读手册,以“沐阳上学记”系列图书为蓝本,结合萧萍的育儿经验,分析诸如“孩子总爱唱反调怎么办”“为什么要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何进行数学启蒙”等家庭教育难题,缓解育儿焦虑和压力。
4+1|你是“吼叫妈妈”吗?祖辈带娃,隔代教育矛盾怎么办
文章插图
对《沐阳上学记》《轻松家教72招》组成的“4+1”家庭同频阅读模式,上海市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雄评价,从亲子陪伴升级为“玩伴式”的引领学习,颇具操作性。儿童文学作家、出版人刘海栖表示,真正的儿童文学应该有现实、有温度、有高度,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叙事,还要有理想照耀,更要有未来引领。特级教师、儿童阅读推广人周益民认为,父母与孩子共振式学习、玩伴式引领和享受式互动,这样的阅读更加立体、丰富,伴随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整个过程,对学校教育也有借鉴意义。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隔代养育”成为城市中另一个不可避免的育儿话题。在实际的育孙生活中,有些祖辈与子女屡屡发生摩擦,难以实现家庭和睦。上海家长学校组织专家团队,与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共同打造了“隔代养育智慧丛书”。近日在漕河泾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开启的“社区家庭教育系列讲座”上,“隔代养育智慧丛书”主编、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原主任乐善耀分享了一段自己的生活经历。
4+1|你是“吼叫妈妈”吗?祖辈带娃,隔代教育矛盾怎么办
文章插图
15年前,随着女儿成家、外孙降生,乐善耀走进了“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他的心得是:想要家庭和睦,建立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很重要——和谐关系为幸福家庭奠定基础,和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前提,没有和谐关系就没有祖辈的天伦之乐。
作为国内第一套多学科、多视角、多层面研究并指导祖辈养育的通俗读物,“隔代养育智慧丛书”从隔代养育的理念与方法、祖辈在隔代养育过程中的角色定位、祖辈的心理健康、祖孙三代关系的处理、祖辈参与养育的乐趣这五个角度出发,分析隔代养育中存在的问题,为祖辈应对育孙过程中的挑战和压力提供建议和参考。
4+1|你是“吼叫妈妈”吗?祖辈带娃,隔代教育矛盾怎么办
文章插图
乐善耀发现,祖辈不同的角色定位、不同的参与模式,会带来不同的家庭人际关系。说到家庭人际关系,首先要从家庭结构讲起。儿女的小家庭是一个由父母和孩子构成的“正三角形”,其中夫妻关系是家庭人际关系的基础和核心。乐善耀分析,三代同堂大家庭中,有常见的3种人际关系模式,即祖辈为配角、父母为主角,祖辈为主角、父母为配角,父母责任100%转嫁祖辈。在这3种模式中,第一种是正确的角色定位,祖辈不越位不错位,只是作为父母的帮手和辅助角色。祖辈们不要过度干预子女生活,不要把“隔代亲”变成“隔代惯”,给亲子关系造成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