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出自谁 揭秘帝王手中的杀生之道
大家应该在书中或者古装剧里经常能看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也表明了古代皇帝对臣子掌握着杀生大权,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要是哪天惹到皇帝不高兴,恐怕会小命不保 。不过你知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出自哪里吗,还有这种思想到底给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哪种影响?如今我们已经不可能回到封建时期,这句话也不再需要,但对于生活在古代的人们,他们还逃脱不出帝王权力的束缚 。
文章图片
这句话出自何处这句话源自于儒家的“三纲五常”思想 。
汉武帝登基初期,窦太皇太后仍旧不愿放手朝政,她信奉黄老之学,独爱道家 。景帝时期就强迫景帝用道家学说治国,而年轻的武帝想要集权,想要把朝政真正地把持在自己的手里 。这时有个人出现了,董仲舒从先圣孔孟的儒家学说中提炼转化出一个理论——“三纲五常” 。
“纲”是什么意思?表率的意思 。
“君为臣纲”要表达的是,作为君主,要做臣子的表率 。臣子为君王分忧,君王为臣子着想,这是君臣之间的义 。所以在“君臣纲”刚问世的时候,其实意味着的皇帝权力并没有我们现在印象中的那么强 。
孔子曾经明确地说过“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儒家一脉在君臣关系上的认知,一开始是比较接近现代社会的老板和员工的,如果君不遵循“道”的话,就可以跟这个君说拜拜 。这种思维模式,其实是跟春秋战国时国家并不统一有关的,当时各种学说如百花绽放,百家齐鸣,孔子、孟子都是当时的著名学者,都曾经在各国君王面前阐述自己的学说,可以说是工作机会相当多了,对于君臣关系有这样的总结也不奇怪 。
那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的原话到底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呢?据检索,各种正史以及儒家典籍中并没有这句话,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明清两朝的小说话本里 。
四大名著中明代小说《西游记》中就曾经有过这样的对话台词:
八戒道:“师父,你是怎的起哩?专把别人棺材抬在自家家里哭 。不要烦恼!常言道:‘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 。’他伤的是他的子民,与你何干!”
那么,明朝到底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让整体的社会风潮变成了这个样子呢?
文章图片
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概念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里面的价值观通常是与当时的价值观统一的 。让我们回顾一下明朝的诞生 。
明朝是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推翻了由蒙古人建立的元朝而成立的,而朱元璋这个人,跟历史上大多数军队领导人都不一样,他是一个真正的底层民众 。
- 秦始皇|秦始皇为什么坚决要焚书?究竟为什么这么做?
- 三国|孙坚为什么要依附袁术?孙坚为什么要给袁术当部下?
- 孙悟空|孙悟空在取经路上是变弱了么?为什么动不动就要搬救兵
- 红布盖|古代新娘子出家为何头上要盖红布盖?红盖头的习俗是怎样的?
- 刘邦|刘邦和樊哙是什么关系?刘邦晚年为何要对自己的亲信下手?
- 王灵娇|陈情令王灵娇惩罚魏无羡,为什么虞夫人要拿鞭子抽魏无羡?
- 闻染|长安十二时辰闻染为什么要毁了长安?闻染是最终幕后黑手吗?
- 陈情令|陈情令蓝忘机为什么叫含光君?蓝忘机如何称呼魏无羡?
- 清朝|清朝乾隆皇帝为何要多次下江南呢?
- 清朝|清朝嫔妃侍寝要做哪些事情?原来侍寝还有这么多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