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 闰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多出来一个月?

现代人其实已经习惯了看阳历的日期,也就是用公元纪年法计算出来的时间,而公元纪年法是近代才在我国普及开的,古人用的是我们现在称呼为阴历或者农历的纪年法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会在日历上面看到,有一些年份中,有一个月是有两次的,被称为闰月 。闰月是怎么来的?为何不同的计算方法会多出来一个月呢?
闰月 闰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多出来一个月?
文章图片
历法是推算年、月、日,并使其与相关天象对应的方法,是协调历年、历月、历日和回归年、朔望月和太阳日的办法 。
回归年约为365又1/4 日 或 12又7/19朔望月,朔望月约为29又1/2日 。年长不是月长的整数倍,也不是日长的整数倍;月长也不是日长的整数倍 。不同的文明,在协调年月日的时候,采用了不同的策略 。
那么我们中国传统的历法——农历是怎么一个情况呢?为什么农历有时会多出一个闰月出来呢?
农历的计算规则
农历,一年一般为12个月,一个月天数依照月亮围绕地球运行周期而定,为29或30天,闰年为13月,中国农历年平年为353或354天,闰年为384或385天,平均每年约为365.2422天(即地球环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
农历可按如下方式推断:当月亮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成一直线的那天,为每个月的开始,称为(朔日)初一 。一年中日最长的一天为夏至,日最短为冬至,根据这两点将一年24等分,得到24节气 。通常,离立春最近的那个朔日(春节)所在的月,为正月 。春节在公历1月20日至2月20日之间 。
【闰月 闰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多出来一个月?】
闰月 闰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多出来一个月?
文章图片


农历的历月长度是以朔望月为准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弥补,使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 。
农历固定地把朔的时刻所在日子作为月的第一天——初一日 。所谓“朔”,从天文学上讲,它有一个确定的时刻,也就是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同的那一瞬间 。(太阳和月亮黄经的计算十分繁琐和复杂,这里就不予介绍了)
至于定农历日历中月份名称的根据,则是由“中气”来决定的 。即以含“雨水”的月份为一月;以含“春分”的月份为二月;以含“谷雨”的月份为三月;以含“小满”的月份为四月;以含“夏至”的月份为五月;以含“大暑”的月份为六月;以含“处暑”的月份为七月;以含“秋分”的月份为八月;以含“霜降”的月份为九月;以含“小雪”的月份为十月;以含“冬至”的月份为十一月;以含“大雪”的月份为十二月 。(没有包含中气的月份作为上月的闰月)
闰月 闰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多出来一个月?
文章图片


农历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