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北宋时期的宋神宗赵顼每年要吃羊肉万余斤是真的吗?( 二 )


北宋北宋时期的宋神宗赵顼每年要吃羊肉万余斤是真的吗?
文章图片
苏东坡是写广告诗的好手,他的《食肉歌》竟使中国的饮食生态为之一变 。猪肉是今天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要肉食,但北宋中期的国人不大吃猪肉,京城“御厨止用羊肉”,皇族很少食用猪肉 。神宗时,开封御膳房每年消耗“羊肉四十三万四千四百六十三斤四两,常支羊羔儿一十九口,猪肉四千一百三十一斤”,羊肉的用量是猪肉的百倍以上 。苏东坡在黄州时,由于手头拮据,再也不能大碗喝酒,大块吃羊肉,只好退而求其次,改吃猪肉 。举凡万物,一到苏东坡诗笔下皆成宝 。他满嘴油光地唱吟:“黄州好猪肉,价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自苏东坡的在《食肉歌》中对猪肉大做广告之后,猪肉便成为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常客了 。
吆喝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意的好坏 。杭州城办过一届仅限卖食品小贩入赛的“歌叫大奖赛” 。《武林旧事元夕》载,南宋末年,临安知府先淘选出相貌周正并擅长歌叫的人,再让他们到禁宫外恭候 。准入的旨令一到,他们便托着“市食架盘”,“歌叫竞入”,他们先向皇帝汇演,然后再向妃嫔内人以下的宫人献歌 。唱得好的人,盘中的“市食”便能卖出个好价,“皆数倍得直,金珠磊落,有一夕而至富者” 。主办方若不设限,卖花人笃定是夺标的大热门 。古时文人多轻商,卖花却被宋人奉为赏心悦事 。卖花人挑着花篮闲行里弄,吟唱姹紫嫣红的花名,他们的歌叫声似已浸满了袭人的芳香 。
除了吆喝的声音要好听外,语言的腔调也要符合主流,否则是要吃亏的 。南宋“行在”杭州是一座北方人占多数的城市,以开封音调为正音的官话即是本城的主流语言 。杭州小贩“吟叫百端”时,若不用开封口音,就不太入流了 。吴自牧《梦粱录》载,南宋杭州“侵晨行贩”的小商小贩,唱卖“异品果蔬”“时新果子”“酒醋海鲜”诸物,“阗塞街市,吟叫百端,如汴京气象,殊可人意” 。杭城夜市上,“更有瑜石车子卖糖糜乳糕浇,亦俱曾经喧唤,皆效京师叫声” 。
商贩的吟唱如只有吴侬细语,怕就要流失七八成的生意 。
元杂剧《百花亭》剪留了宋时吟叫的唱段:
查梨条卖也!查梨条卖也!
才离瓦市,恰出茶房,迅指转过翠红乡,回头便入莺花寨,须记
得京城古本老郎传流 。
这果是家园制造,道地收来也 。
有福州府甜津津香喷喷红馥馥带浆儿新剥的圆眼荔枝
也有平江路酸溜溜凉荫荫美甘甘连叶儿整下的黄橙绿橘,
也有松阳县软柔柔白璞璞蜜煎煎带粉儿压扁的凝霜柿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