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 , Surface Laptop Studio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 确实可以看作是以上三款产品在形态、功能、目标用户上的“融合” 。 正因如此 , 一经面世Surface Laptop Studio就被许多人称为九周年款的“究极Surface” 。
然而正是因为Surface Laptop Studio有着比以往任何一款Surface系列PC产品都更为丰富的内涵 , 所以也使得真正理解、并“用好”它 , 可能是一件比你想象的要更为复杂的事情 。
我们三易生活之所以要在2022年、在Surface Laptop Studio已经发布半年多后 , 再来撰写这篇文章 , 就是要仔细地与大家一起来探究 , 为什么微软会推出这样一款“究极融合”的Surface系列产品 , 以及我们该如何最大化地发挥其性能及特性 , 真正用好这款与众不同的Surface 。
【【【形态解析:至少四种变形形态 , 对应超多使用场景】】】
首先 ,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Surface Laptop Studio这一次的产品形态 。
初次见到Surface Laptop Studio , 你可能会觉得它更接近于传统的、Surface Laptop式的“笔记本电脑设计” 。
这并不奇怪 , 毕竟它有着与大多数“变形本”都不太相同、不可拆卸的键盘与触摸板部分 。 而且从机身厚度的分布也不难意识到 , 它的计算硬件是位于键盘下方的 , 也就是与传统笔记本电脑一致的布局 。
但只要在Surface Laptop Studio的“笔记本电脑模式”稍微用力推一下屏幕 , 就会发现屏幕背后大有玄机 。
没错 , 这就是微软为其设计的“动态编织铰链” 。 正是得益于这一设计 , Surface Laptop Studio具备了极为多样化的“变形”方式 。
比如说 , 你可以将它的屏幕完全翻到机身背面 , 此时Surface Laptop Studio就会变得非常适合用于商务演示 。 背向的屏幕可以通过触控进行交互 , 与此同时键盘和触摸板也依旧能够使用 , 可用于控制PPT以及演示视频的播放 。
又比如说 , 在屏幕翻折到背面的形态下合上机身 , Surface Laptop Studio也可以变成类似平板电脑的“画布模式” 。 此时 , 触控与压感笔就会成为这块14.4英寸“大平板”的主要交互方式 。 很显然 , 此时它的形态就变得很适宜进行精细的绘图创作了 。
因为内置了方向传感器 , 所以在这个模式下 , 要将Surface Laptop Studio竖起来用也是可行的 。
最后 , 当我们打开Surface Laptop Studio的屏幕、并将其向前拉拽时后 , 就会惊奇地发现 , 此时它的铰链会以另外一种角度支撑住屏幕 , 同时键盘和触摸板之间的机身位置也会有内藏的磁吸机构固定住屏幕下端 。
于是 , 我们也就得到了Surface Laptop Studio的最后一种变形形态“娱乐模式” 。 在这个模式下 , 键盘不再可用、但触摸板依然可以用于操控 , 同时屏幕也恰好呈现出了非常舒适的倾斜角度 , 且屏幕与使用者之间的距离比“笔记本电脑模式”更近 , 观看视频、玩游戏时的沉浸感自然也就更强了 。
【【【形态解析:设计如此复杂 , 性能和生产力或是原因】】】
不难发现 , Surface Laptop Studio有着比以往任何一款Surface设备更为多样的“变形”选择 。 那么问题就来了 , 它为何要如此设计呢?
在我们三易生活看来 , 这个问题其实分为了两个部分 。 首先 , 是Surface Laptop Studio为何要将核心计算硬件布置在键盘下方 , 而非与此前的Surface系列产品、或曾经的Surface Book那样 , 把CPU、集显和电池等部件放到屏幕后面 , 做成可分离的平板设备 。
在将Surface Laptop Studio翻个“底朝天”后 ,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 没错 , 之所以要采用更接近传统笔记本电脑的硬件布局 , 很明显是为了能够“塞下”更为“高能”的计算部件 。 以我们评测的这台中高配版本为例 , 其使用了35W的准标压11代酷睿i7移动版处理器 , 同时具备Iris Xe核显与NVIDIA GeForce RTX3050Ti独显 。 这样的配置即便是放到现在来说 , 也算得上是轻薄本中相当有性能的水准了 。
然而在采用了传统笔记本对电脑硬件布局的前提下 , Surface Laptop Studio作为一款定位“工作室(Studio)”的设备 , 却又并不满足于仅仅只是给屏幕简单地加上触控功能 。 而是大费周折地设计了一个独特的屏幕铰链 , 为其实现了多种多样的形态 。
为什么微软会这样做?其实大家纵观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高性能轻薄工作站(WorkStation)笔记本电脑产品就会发现 , 绝大多数品牌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的 , 因为它们通常所采用的 , 就是我们前文所说“在普通笔记本电脑的基础上加个触屏”的设计 。
- 酷比魔方|对标万元微软Surface,跑分86万,酷比魔方iWork GT随行本体验
- 微软Surface|微软Surface Duo 2降价500美元仍卖不动 老外: 最多值500美元
- Surface|很难想象这是一款售价3000元出头的轻薄本,做工比肩超极本!
- surface laptop|12代酷睿时代的标配,高频内存让你的电脑再攀高峰
- Python|肩比万元微软Surface,跑分84万,逆袭的酷比魔方iWork GT评测
- Surface|“山寨机教母”再创业,收获一个200亿IPO
- Surface|任正非签发总裁令,宣布建立标准,外媒:高通、苹果一个都跑不掉
- Surface|12+256G跌至1599,6400万索尼主摄+65W+6nm重回低价
- 华为鸿蒙系统|1905元!微软Surface平板降价:这不比iPad香?
- 微软Surface|小巧便携的生产力工具——微软Surface Go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