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柳公权书法特点概括( 二 )


3、与上述一点相联系,柳字因为有向外格外舍展的笔画,字内往往注意紧凑,是内紧外疏的字,这是跟颜字的又一大区别 。
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极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 。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 。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 。也由于他作品独到的特色,因此,柳公权的书法有“柳体”之称 。
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构严谨,有着“颜筋柳骨”的说法 。“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
柳公权柳公权书法特点概括
文章图片
柳公权最出名书法作品柳公权<玄秘塔碑>
原碑今存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博物馆 。拓本纵38厘米、横23厘米 。此碑立于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为柳公权64岁所书 。柳公权的书法风格刚健,神韵清雄,传世碑刻十余件,皆为楷书,被称为楷书经典 。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风范影响深远,后人习楷书多“以柳体入门,以颜体见功” 。
在我国的书法史上,有一位擅长楷书,以骨力清劲著称于世的大家,这就是为人所熟知的柳公权 。
柳公权(778——865),中唐书法家 。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 。元和初年擢进士第,官至太子少师 。他平生致力经学,对《诗》、《书》、《左氏春秋》、《国语》及《庄子》等,都有较深的研究,此外尚通音律 。
柳公权在入仕之初,便被书法所累 。穆宗时,柳公权以夏州书记入奏,皇上一见到他便说:“朕尝于佛庙见卿真迹,思之久矣 。”于是就拜他为右拾遗侍书学士 。这侍书学士的职务是很低的,为“至经历了穆宗、敬宗、文宗三朝 。他在做官期间,仍然保持着正直的性格 。相传穆宗尝问他用笔之法,他回答说“心正则笔正,乃可为法 。”致使皇上“改容,悟其以笔谏也” 。这就是所谓“笔谏”故事的来历 。
柳公权的哥哥柳起之,是当时的兵部尚书,由于不满意他弟弟的职位,便写信给宰相说:“家弟本志儒学,先朝以侍书见用,颇类工祝,愿徙散秩 。”后来,朝廷便改柳公权为右司郎中弘文馆学士 。在唐文宗时,柳公权虽然做了中书舍人,翰林书诏学士,但仍侍书宫中;直至咸通初年,才以太子太保致仕 。卒年八十八岁 。
柳公权的书法,由于帝王的赏识,在他在世时就已极其珍贵 。一次,文宗和学士们联句,文宗说:“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一时续的人很多,但文宗却偏独赏识柳公权的“熏风自南来,殿阁生余凉”,以为“词情皆足”,并“命题于殿壁” 。柳公权遵旨持笔,一挥而就,字体很大,约有五寸,但精美非凡,以致文宗赞叹着说:“钟(繇)王(羲之)无以尚也 。”立即迁他为少师 。又有一次,宣宗叫他在御前写楷书“卫夫人传笔法于王右军”,草书“谓语助者,焉乎哉也”,行书“永禅师真草千字文得家法”等29字,令军容使西门季玄捧砚,枢密使崔巨源拿笔,写完后备加赞赏,且又“赐以器币” 。后来,此事传开,大家便都争着向他求字,以致一时形成了“当时大臣家碑志,非其笔,人以子孙为不孝”的局面,连外夷入贡,也都特地带了专款,并说:“此购柳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