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佩伯爵号施佩伯爵号战列舰自沉的背后有哪些秘密?( 三 )


外交角力
“施佩伯爵”号至少需两周时间才能完成必要的维修 。为了获得超过24小时的法定停泊期限 , 德国驻乌拉圭外交机构立即展开了一场紧张的外交斡旋 。英法两国驻乌外交机构也毫不示弱 , 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
德国驻乌拉圭大使提出 , 战舰必须修理好之后才能出海作战 , 因此需要在港内停留一定时间 。英法代表提出抗议 , 他们提醒乌拉圭政府 , 按照国际法规定 , 交战国战舰只能在中立国港口停留24小时 。德国代表坚称 , 根据《伦敦宣言》相关条款 , 军舰在受损和坏天气情况下可以不应战 。英法代表则认为 , “施佩伯爵”号只受一点小伤 , 完全可以出海 。
乌拉圭政府左右为难 , 一边是关系密切的英国(当时有大量英国商人在乌拉圭投资) , 一边是强大的德国 , 谁也不敢得罪 。最后 , 精明的乌拉圭政府成立了一个小组调查德舰情况 。
最终 , 调查结果也出来了 , “施佩伯爵”号确实不能马上出海 , 但只能在港内修理72小时 。到期如果赖着不走 , 就要被扣押至战争结束 。朗斯多夫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 一方面他梦想多呆几天进行充分维修 , 另一方面又希望尽快出海 , 因为再拖下去 , 港外不知又要聚集多少英舰 。
施佩伯爵号施佩伯爵号战列舰自沉的背后有哪些秘密?
文章图片
资料:《海牙公约》之“24小时规则”
19世纪以来 , 交战国船只原则上可进出中立国港口或领海燃料和粮食补给 。但为了防止交战国把中立国港口和领海作为作战基地 , 必须限制交战国船只的停泊时间 。1907年的《海战时中立国权利义务公约》(海牙公约一部分)规定:禁止交战国军舰在中立国港口或领海停泊时间超过24小时 。如果在停泊的法定时间内不能完成补给 , 经中立国同意可适当延长期限 。交战国船只离开中立国港口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24小时 , 从而防止把中立国港口作为作战基地 。
走投无路
期间 , 朗斯多夫加紧修理“施佩伯爵”号 , 他出高价邀请当地最大的船舶修理厂 , 却遭到拒绝 。原因很简单 , 修理厂老板的父亲是法国人 , 还有某个亲人在战争中死于德军之手 。真是冤家路窄 , 朗斯多夫倒霉透顶了 。与此同时 , 英国人还对德舰发动了诱骗攻势 , 扬言只要“施佩伯爵”号胆敢在河口出现 , 一支英国大型舰队就在那里等着她 , 其中就有火力强大的“声望”号战列巡洋舰 。